小小书屋>青春校园>后妈很好当>第十八章 前世记忆

江若男不知道陆振军回去都干了些什么,想来估计也就是回去安抚一下孩子——孩子可不会想到大人考虑的那么多,而对孩子来说,后妈这个名词,古往今来都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威慑力。

但江若男却丝毫都不担心。虽然相处时间不多,她却看清了陆振军坚定正直的一面。对他自己已经答应的事情,他是不会反悔的。当然,也有可能反悔,但也一定会有好的处理结果。

当然,也是她根本没时间担心。

要在短短的时间里,给自己做衣服,给陆振军做衣服,还要给四个娃都分别做一身衣服,即便是有缝纫机,对江若男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毕竟在大半个世纪以后,衣服都是直接买买买,除了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工厂工人,寻常女孩子有几个自己会做衣服的?根本就用不着啊!

也幸亏是她王岚来了,不然换个人穿成了这江若男,在这环境里,真能给憋死也说不一定。

对王岚来说,她的童年生活在闭塞偏僻又穷困的大山里,与她同时代的那些人相比,她的童年是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没有电视,更没有动画片,也没有各种玩具和零食,有的只是干不完的活:家里煮饭、扫地、洗衣再加缝缝补补,山上地里拔草、播种、插秧、浇粪,一到农忙更是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王岚三姐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王岚大姐个子不高,就是因为小的时候干农活太多了,农忙时节背粮食压迫了脊椎。

这些事情,从王岚有记忆开始,就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大概也是小时候穷怕了累怕了,也见惯了家里父母因为没钱争吵不休,太早就明白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道理,所以后来王岚才会拼命努力的读书,拼命努力的走出大山,拼命努力的赚钱,除了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而当她一步步走出大山,从镇上到县城求学、考上大城市的大学,毕业后顺利留在城市工作,那些童年的艰苦,对她来说渐渐变得遥远,成为午夜梦回时的破碎剪影。因为长期坐在电脑前,没有运动和体力劳作,她甚至渐渐地和那些城里人一样,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九岁时候能负担的重量,到了二十九岁,却完全不行了。即便她有时候想做一些什么体力劳动,都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

成为江若男以后,她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身上的力气回来了。

怎么说呢,江若男在这个家里,确实算是比较体弱的了,毕竟考上大学,算是个知识青年,在村里都是文化人的代表,有几乎一半多的时间都是在读书求学,当然体力不可能和常年在地里劳作的江家其他人相比。

但是比起后世的那些人,江若男的体力劳力又算是绰绰有余了。这让她感觉到非常满意。

她曾经赖以为生的计算机技术和炒股能力,在这个时代毫无用处。但她有一颗不怕吃苦的心,一双勤劳的手,一副健康有劳力的身体,最重要的,还有血脉亲人的无条件支持和呵护,那她就能坚定地走下去。

一家上下,里里外外的干活,这些农村寻常的活计,江若男并不陌生,不仅是有小时候的记忆,大概还有这具身体的一些本能习惯在里面,江若男干活利索,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忙了累了一天,晚上倒头就睡,这样的日子虽辛苦却充实,江若男几乎是立刻就习惯了。

而等到和陆振军一起买了布回来,在江母的催促下,她被勒令不准再帮家里干活,开始忙着裁布做衣服。

缝缝补补她是很擅长的,至少在她的那个时代,她算是很厉害的了。在外求学的时候,一手缝补的好技术,让她与寝室的室友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军训时候帮改军训服,在校的时候帮改校服,或者有时候衣服或者什么必要的东西破了口子或是划线了,能缝补的,她都能帮忙缝上。对此她的室友们还曾经开玩笑说她是21世纪贤妻良母的典型代表。

但那些都只是缝缝补补,改装而已,对于真正把布做成一件衣服,这样最原始的事情,王岚自己的记忆要追溯到高中以前,她不算个念旧的人,大概是小时候的记忆都太辛苦,穷以及穷造成的自卑有时候就是一种原罪,她总是选择性遗忘那些对她来说不算美好的事情。

高中以前,她从来没穿过外面买的衣服。基本上是别人送的旧衣服,也有新衣服,王岚爸爸在九十年代初学过缝纫,那个时候似乎还很时兴,所以家里有一台老式的缝纫机,他们三姐弟的新衣服就是王岚爸爸买布回来做的。但说实话,真的丑,完全无法与别人在商场里买的那些衣服相提并论。

也就这样,王岚开始自己学裁衣,学会量尺寸,学会用缝纫机,学会仿照着外面的样式给自己和家人做衣服……后来上高中以后,学业繁忙,又可以一年四季都穿校服,上大学以后回家的时间都少,又挣钱了,想买什么衣服买不到?她就再也没有自己做过衣服。

可没想到,她以为没用的技术,竟然还能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她一开始想着做衣服,还以为有点困难,可一上手,那种熟悉感,不仅是这具身体的习惯使然,更有她自己灵魂深处那些记忆翻滚,让她瞬间信心倍增。

她先是按照江母的强烈要求,把她和陆振军的新衣服裁了出来,做出来她就笑了,大红配大绿,这时代特征……江母却觉得不错:“这军绿色就是好看,小陆又是军人,就是到了部队里也能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前世记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