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改回王爷了,也不叫皇上了!
二高也不介意什么称呼了,他就觉得他说的对,他仰天长叹,对谋士道:“你堪称我的张良啊,我幸好有你在旁常常提醒······”
于是,二高去了!
二高拜见了基儿,该跪的还是要跪,王爷也没用,长辈也没用,皇上乃九五之尊!
当然,基儿做了皇上,那张皇后就得升为皇太后了。
皇太后是不跪的,皇太后是个例外!
基儿即便是皇上,对于皇太后皇太后毕竟是他的母亲,该孝敬的还是要孝敬,该看望的还是要看望!
且说大高下葬,繁文缛节不去续它。
但是有一件事不得不说。
那就是还有个姓李的大臣被大高关在大牢里呢!
本来啊,基儿也没时间过问这事,可皇太后不干啊,说先帝的死,就是被他给害的。
基儿就想,还有这说法?难道他爹不是死在纵欲过度上吗?
不过基儿又一想,这么说太难听,连他面子上都难看。
既然母亲说是这李大人把自己的爹给害死了,那么问斩就是,他也算是个替罪羊!
要说这李大人也命不该绝,就在他被拖上刑场准备处决的时候,基儿刚好遇上了,遇上基儿在路上就质问李大人,说你凭什么要气先换,先皇驾崩那就是你害的,你是何居心?
李大人说我也没说什么,我就说了,皇上您跟嫔妃们繁衍皇子,还是要背着点人,不能在忽隐忽现的屏风后面,大臣们看到不好!
基儿就皱了皱眉头,觉得李大人这说的也对啊,那老百姓还知道背着点人呢。
基儿又怒道,那你还说了什么?
李大人就道,我就说了句,太子不宜离皇宫远,就像这一回,先帝驾崩,朝廷有好多天没有主子哪行?
基儿听他这么一说,当即阴霾从他的心头滑过,但还是说了句:“李大人,你明知道先皇身体不好,你就不能说的婉转些吗?罢了罢了,朕也是看你不叫耿直,就回你的位置上去吧!”
这就把李大人放了。
基儿回宫里又跟太后解释,说这李大人,就是直了点,他其实还是个忠臣的!
于是这事太后也就不再追究了!
回头还是来说二高。
只说这二高,在朝堂上一连串给皇上基儿呈上几条惠民建议,基儿都一一采纳了。
基儿对自己的这个二货叔叔是尊敬有加。
因为基儿听进去了马丫一句话,马丫说: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基儿就想,自己要是平白无故地杀了二高,那会遭天下人诟病!
怎么办,那么就听马丫的,自己先示弱,先尊敬他,然后捧杀他!
于是,基儿对二高与三高比别的王爷的封赏都多。
三高飘飘然不用说,这人没什么理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好好享受!
靠什么享受?靠银子啊!
三高向侄子基儿依旧是惯用手段,哭穷,说他这个王爷,还不如一个做生意的,那做生意的家底都比他殷实,基儿就赏了他财物!
只要是银子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要知道,三高苦兮兮地说他过穷日子,那基儿能不给吗?!他是光说给基儿一个人听的吗?他还跟其他大臣说。
好就好在这三高还算知足,见好就收。
他知道,不能要的太急,太急了,把基儿惹出脾气来,一文也不给他,他就得干受着。
这三高他跟别的王爷不一样,他是有错误的,他曾经有杀了晚年的福康帝的嫌疑的,是大高为他求了情,他才捡了条命的。
这三高不但要了银子,还悄悄地去找了那个道士,就是给大高炼丹丸的那个道士,他说他也想试试那仙药,据说能让人上九云霄!
道士就问冯清卉,这事可咋整?
冯清卉又问马丫,这事可咋整?
马丫没好气道:“别什么事都问我,这点破事,也来问我?”
“道长是说,要不要添加点东西在里面?”
马丫就道:“要他命干嘛?要他命有用吗?”
于是,这位三高王爷,就花了五百两银子,在道长那里买走了十五颗固本丸!他这货怎么花,也不去说他了。
咱还是来说说这二高。
二高见自己提啥建议,这基儿都采纳,而且基儿在那么多王爷中对自己封赏的最多。
二高就有些膨胀了,有些飘飘然了。
等到他回府,他的谋士就跟他道:“皇上他可是读书人,哪里能跟您比,想当年,要不是您,能有他今日吗?怕先帝都······”
是啊,就是懦弱!
二高对于做皇上这事,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二高羡慕皇上后宫佳丽多啊,这做皇上的想临幸哪个宫女,那她还不能拒绝,多好的事啊。
而且皇帝享用天下美食,哪里有极好的东西,各地都拿来献给皇上!
二高想想自己就这么点封地,他怎么想心里怎么不平衡.
福康帝说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这可是千真万确的!
这还不像福康帝,二高就想,福康帝当年说太祖皇上想把皇位传给他,那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二高就想,这福康帝简直胡说八道。
要是传给他,在太子死后就应该传给他了,而不是立了皇太孙。
二高盘算着谋反的事,与地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