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三三五章 赵曦论战

论策引战的重要性。

这是赵曦在观望几日后,仍不见东西两路有战事时,不得不撰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以机密发布,传达范围为军指挥使以上。

在战前,赵曦是公布了战时保密条例的,这一点很重要,必须得培养军伍的保密意识。

他这篇文章以机密发布了,因为本身就是对这次大战的阐述,也是为东西两路尽快开战背书……都太怕担责任了。

文章详细分析了西夏与国朝这次的战争准备,对东西两路以及中路决战等各方的军备布防做了分析。

然后,针对这次战事的推进和决战做了时间上的推演和判断。

首先,是战略部署。以西夏一方全线寇边为前提,导致双方进入备战状态。

而这种状态是全线备战。不管西夏一方是不是有意要造成这样的态势,但国朝顺其意,在整个边境线进行了全线布防,处处配备重兵,以此给西夏造成国朝不确定西夏进攻方向的假象。

第二步是骚扰战。也是西夏方挑起的,频道的攻击边寨,无休止的派出捉生军,给国朝造成西夏全线压制我方的紧迫感。

如此,国朝不得不分散兵力以抗夏。这就造成整个宋夏边境线,全部进入紧张状态,也让国朝不得不均匀分布兵力。

由于种谔和郭逵原本的职衔,在全线开战之后,不能调用任何一人来主持秦州的军务,唯有让算是有征战经验的太子殿下充当中路军主帅。

这样的双方排兵布阵态势,给了西夏有机可乘的决策基础。然后西夏便选择了从东西两路抽调兵力的行为,目的就是主攻秦州方向……这也就是当下的现状。

而这个时候,东西两路若按兵不动,势必会令西夏一方产生疑虑,也就是怀疑国朝兵力分布。

这时候,唯有东西两路快速展开攻击,并连续攻破对方防线,才能促成西夏一方把重心放在中路进军上。

也只有这样,这一次大决战才能按照早先谋划的方略打下去。

而随着战事推进,东西两路只有以雷霆万钧之势,快速并以绝对优势战力,将西夏的东西两线打乱,打散,打垮,才能促使西夏认定中路军是虚张声势,从而在中路孤注一掷。

同样,东西两路快速进入战时,势必牵制西夏各勋贵的心思,存在让西夏内部形成急功求利,或急于求成的心境……毕竟东西两路的进攻,真正损坏的会是部分勋贵的利益。

如此,东西两路的策引是否发挥作用,将是这次成败的前提。

同时,赵曦在文中也提到了东西两路在推进时,应将中路围剿作为终极目标。

也就是说,东西两路不管打哪里,怎么打,打成怎样的战果,必须确保在最终决战和围剿时,能完成前线指挥部的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规定的地点。

这就像放风筝,风向决定风筝去向,风力决定风筝飞行高度,但赵曦必须手里拿着那根线。

这是火器第一次对夏显露,对战时的摧枯拉朽是有一定把握的。他担心新军这般战力,会让东西两路指挥,滋生出野心,忘记本次大战的战略目标,而盲目的把战场向西夏腹地推进……真有这可能。

毕竟,能让国朝扬眉吐气的战事不多,堆积在西军中怨气很重。真有可能在取得一定的优势下,东西两路会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突进……压缩饼干的配备,让军卒不存在后勤不继。

这次大战,预订的战略目标是有限消灭西夏战力,而不是灭国之战。

从某种意义上,现在还不具备灭国的条件。

国朝新军训练只是初见成效,国朝的军备还没有提升到可以一举灭掉西夏的程度。

其次,灭国之战,从来都不是全仗武力施行的,必须是经济、军事、民生、教化等等各方面齐头并进的实施。

决定灭国的原因,不仅仅是靠武力,或者说靠武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化与威压同时进行。

民众认可,是能否统治一个国度的最根本元素。

对于灭国,教化甚至比武力更重要。

在这一点上,基本上是阐述一个道理:民心所向,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说白了,必须是王道与霸道同时推进,才能真正做到灭国。

这篇文章,是在为东西两路开战兜底……

同时,赵曦也给曹霖和折可行下达了密令,要求他俩务必控制战事节奏,在必要时可以以密旨取代东西两路的指挥权。

这个并不是赵曦本意,对他来说应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整个秦州的官员,不论文武,一致建议他这样做,甚至连狄青也是强烈要求的。

怎么说呢,文官,纯粹是对武将的防范和戒备,而武将,则是考虑为东西两路的将领们找个托底的。

毕竟战场不是人想象,一旦进入战事,很多决策并非会按照预先推演的来,这时候就需要像护卫营指挥使那样,跟脚厚实的人来背锅,避免罪责全部压在种谔和郭逵身上。

这就是国朝文武的现状。

甚至对曹霖和折可行的密旨,是经过朝堂正规流程形成的。

“此战必胜!”

这是富弼在看到赵曦这篇文章后的第一句评论。

“我希望决战地是好水川!”

“稚圭,你这……”

韩琦希望在好水川决战?这话让富弼都瘆得慌。

“彦国,正如殿下所言,国朝被打破了胆,抽调了脊梁。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最后一根稻草,就


状态提示:第三三五章 赵曦论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