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棱棱……”一只信鸽落到了宫中御书房的门前。
“陛下,是暗中跟随大皇子身边的飞鹰卫所传的消息。”
荀彧取下信鸽腿上的信件,恭恭敬敬递给了刘赫。
刘赫接过一看,刚刚还因为诸多军政事务,心烦意乱,而导致的满面愁容,转眼间便眉目舒展起来。
“哈哈哈……这个臭小子,竟然还有这份本事。”
荀彧和钱理十分纳闷,问道:“大皇子有何作为,让陛下如此欣喜?”
刘赫挥了挥手中的信件:“这家伙,效仿我和二弟他们当年松林结义,竟也千里迢迢,去徐州琅琊郡,找了一个人义结金兰,收了一个二弟。”
“哦?”钱理讶异道:“大皇子向来眼高于顶,极少服人,是什么人物,能够让他看上,还屈尊与他结拜?”
刘赫莞尔一笑:“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字孔明,尚未及冠,年仅十七,乃是琅琊诸葛氏子弟。”
“琅琊诸葛氏?”荀彧应了一句。
“怎么?文若有所耳闻么?”
“回陛下,微臣略有所知。这琅琊诸葛氏,乃琅琊郡名门之一,其先祖诸葛丰,在前朝孝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其后二百余年间,太守、校尉、县令、郡丞等官职,也曾出过不少。那诸葛亮,在多年前便已有才名,号称青徐第一少年神童,过目不忘,一应典籍,他但凡看过一遍,便能倒背如流,且深明其意。”
“世上还有这等奇才?只怕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吧。”钱理有些不相信。
荀彧笑道:“我与此人未曾谋面,因此也未曾考证。不过这诸葛氏,在其父诸葛珪多年前病逝之后,便有所衰微,诸葛亮兄弟几人,全仗叔父抚养至今。”
钱理一副了然之色:“怪不得他才十七岁便取了字,想必是其父临死之前,提前为他取的吧。”
“嗯,此事朕亦知晓。去年,诸葛亮叔父,诸葛玄,有意举家前来洛阳,为朝廷效力,只是中途遭遇劫匪,为刘备所救,故此便听命与徐州帐下,只是诸葛亮尚未成年,因此才留在阳都。倒是没想到和正儿有了这样的缘分。”
“那诸葛玄并不算什么大才之人,故此当时消息传来,臣等也没有太过留意,如今看来,只怕彼时刘备便已心存异志了。”
钱理有些忿忿不平起来。
刘赫倒是一副大度模样,甩了甩手:“无妨,刘备之事,不必忧虑。只要元直等人能掌控住青州,以徐州的实力,稍有异动,翻手可灭。”
荀彧说道:“陛下言之有理。不过在那之前,理当速速将大皇子,还有那诸葛亮,接回洛阳。否则真若时局有变,大皇子身陷险境,实在不妙。”
“嗯,理当如此。给飞鹰卫回复,带上朕的亲笔信,命正儿带着诸葛亮,尽快赶回洛阳。还有,给三弟传讯,告知正儿消息,免得他在慎阳城着急上火。”
“臣遵旨。不过……”荀彧欲言又止。
刘赫问道:“怎么了?还有何事?”
荀彧躬身道:“两日前,司徒王允等数十位朝臣,联名叱责慎阳城坑杀降卒一事,虽然并未提及大皇子,然而言语之间,分明是冲大皇子而去。那次虽被陛下暂时压下,然臣以为,王司徒等人,绝不会就此甘休。”
钱理也附和道:“此事看似是为坑杀降卒一事,实则是为争太子名位。大皇子乃是皇长子,品行端正,若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这太子之位,自然是轮不到王司徒的那位外孙头上。”
如今太子之位未定,若是换做其他大臣,敢在刘赫面前议论此事,就算不被责罚,也难免一通训斥,这也是王允等人只能假借杀降一事,暗中较劲的缘故。
不过荀彧和钱理都是刘赫的贴身近臣,自然是与旁人不同。
荀彧紧接着道:“如今大皇子在朝中,并无羽翼,一旦此事被王允等人炒得沸反盈天,那时只怕朝中能为大皇子说话者,实在屈指可数。恕微臣冒昧,假若陛下真有立大皇子之心,还需早做准备。”
“嗯,文若之言,朕记下了。”
刘赫话音刚落,龚三儿走了进来:“陛下,太后有请。”
“哦?母后忽然找我,所为何事?”
龚三儿回道:“回禀陛下,是慎云乡侯携其夫人进宫了,现在太后宫中。”
慎云乡侯便是甄逸,也就是甄宓的父亲。去年他献上纸质书籍,大功一件,由此被封了此爵位。
“陛下,侯爷此来,微臣度之,当是为大皇子婚事而来。”荀彧道。
“嗯,来得倒也巧,朕正想找他呢。”
刘赫站起身来,便带着龚三儿,直往太后寝宫赶去。
青州,济南郡的某条官道上,数十个人影,正快马疾驰,居中那人,赫然便是徐庶,他身后数十人,手持长枪,腰佩长剑,身着甲胄,自然便是他的随身护卫了。
一行人很快便行进到了一座城池之前,徐庶看了一眼城门,心中疑窦丛生。
“这大白天,何以城门紧闭?”
这时,城楼上探出了一个人头,高喊道:“来者何人?”
徐庶抬头看去,抱拳道:“在下徐庶,朝廷军师将军,奉旨前往北海公干,还请开城放行。”
不料,城楼上那人却摇了摇头:“不行,两日前,青州各地,忽现大批盗贼,烧杀抢掠,十分猖獗,北海太守、济南太守,已联名向徐州求救。眼下青州各地,俱已戒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徐庶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