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朔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来日方长

原木打磨的案几上有盏,盏中有酒,酒是新酿的高粱酒,散发着凛冽的香气。

侯三喝了口,也是浅茶辄止,这高粱滴酒,乃是陕西边地才有的烧酒,酒劲很烈,河口堡新产的高粱酒还要更烈三分。

高进并没有喝酒,只是看着侯三整理完的户籍黄册,眼下大营附近共有丁口一万三七七百五十六人,合计八百六十七户,放下手中那本汇总册子,高进才看向沉默着小口饮酒的侯三,“侯先生,辛苦了。”

“老爷哪里话,这本就是我的分内事。”

侯三答道,脸上没有平时的懒散,他已喝了数盏,脸色酡红,可是那双眼睛里却不见丝毫醉意,反倒是更亮了几分,他看着欲言又止的高进,自笑了起来,“老爷可是有话要说?”

“侯先生,我曾派人往大同派人打听消息……”

侯三放下了手中酒盏,高进很是诚恳地说道,“我不是信不过侯先生,只是我觉得侯先生你不该这般孤独终老。”

侯三的经历,高进曾听关爷说过,书香世家出身,年少中举,又得娇妻美眷,若不是遇到鞑子入寇,侯三或许能高中进士,成为朝廷大员。

“结果如何?”

侯三问道,他当年被鞑子掳走,半个大同镇都被鞑子大兵肆虐,便是他老家阳高也遭了难,当年他被关爷救下后,心若死灰,后来也曾托人打听老家情形,但却毫无音讯。

“侯先生,当年鞑子大兵过阳高,侯家没有避开,阖族上下大半遭难后,剩下的都迁到了朔州。”

高进说道,阳高侯家当年也曾是本地大族,出了侯三这个举人后,家势更胜,可是鞑子寇边,兵灾过后,原本兴旺的侯家便fēng_liú云散,幸存者迁到朔州后也没有保住剩下的那点财产,只是勉强立足,余下三十几口人,在这世道辛苦求活。

饶是早就心里有些准备的侯三,也不禁心神失守,他本以为侯家早就毁在了当年的兵祸中,却没想到侯家竟然还有后人。

“侯先生,您的族人我已经命人前往朔州,将他们带往河口堡,还请侯先生不要怪我多管闲事。”

“老爷大恩,侯三拜谢!”

侯三忽地长揖为礼,他本以为自己在这世上孑然一人,不曾想侯家还有后人在,虽说眼下这位老爷志向叫人捉摸不透,可是观其行事,称得上深谋远虑。

更何况侯家已经没落到了这地步,还能更差么!

“侯先生,不必多礼。”

高进扶住了侯三,他麾下众人,只有这位侯先生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不但中过举人,还且还在官场里打过滚,后来又因为际遇的缘故,在古北寨里管着四海货栈好些年,这朔方部军民两分后,这民政部分除了侯三外,他还真想不到能找到谁来替代。

“侯宗耀见过老爷。”侯三很是郑重地行了一礼后,方自道,“老爷立朔方部,军民两分的制度虽好,可是不知老爷要何以应对朝廷?”

“朝廷那儿,我倒是没想太多?”

高进皱了皱眉道,说实话他真没考虑过朝廷的反应,眼下这万历皇爷怠政,朝堂上那些阁老们连裱糊匠都算不上,他在骆驼城的时候,那位大公子就抱怨过,眼下河套蒙古各部衰颓,便是最好的复套良机,若是再叫蒙古人里出个达延汗、俺答汗那般的雄主,后果堪忧。

可是朝廷里只觉得眼下四海升平,边关战事都是他们这些武夫擅启边衅,贪图功劳赏赐,可天地良心,自三大征后,但凡边关战事,哪次赏赐能及时发下来的,有些过上大半年都不得下发,延绥镇治下号称十六万兵马,实际上能拉到草原上打的连两万人都不到,还不是底下士卒得不到该得的赏银,自然厌战,便是上了战场也多是做了逃兵。

高进觉得自己在草原上搅动风云,闹得鞑子各部不太平,对朝廷来说当是好事,他听那位大公子说过,眼下朝堂上阁老们都是报喜不报忧,喜欢捂盖子,所以他才觉得立下朔方部,就算有些犯忌讳,可也不当是什么大事,可眼下侯三神情,却分明告诉他不是那么回事。

“老爷,这朔方部若真是鞑子自个儿捣鼓出来,朝廷当然不会在意,可若是叫朝廷知道这朔方部是老爷所立,只怕老爷便成了朝廷眼中的叛逆。”

侯三是混过官场的,而且也读了多年的所谓圣贤书,很明白大明朝里那些官员们的心思。

“那以侯先生之见,我该如何做?”

高进见侯三镇定自若,便知道他必有主意,于是问道,说实话他原本只打算事后和杜弘域这位大公子那里知会声就是,但是现在看起来其中还得有些弯饶。

“这朔方部需得有个傀儡做门面,这样朝廷那里才能有个过得去的交代,这样大公子那里也好帮忙遮掩。”

侯三开口说了起来,他的意思是眼下朔方部新立,甭管实际上如何,但是明面上得有个称汗的鞑子做傀儡,然后立马向骆驼城飞报,只说是河套蒙古诸部内斗,新起的这个鞑子汗王心向大明,羡慕王化,于是改部落名为朔方部,愿意为朝廷藩属。

高进不由点了点头,虽然名义上蒙古各部都向大明称臣,但实际上只是表面功夫,一旦朝廷关了榷市,鞑子必定寇关劫掠,所以朔方部接下来真的在河套这边掀起战乱,朝廷肯定是乐见其成。

“只要朝廷承认了朔方部,到时候便让朔方部上表请设都护府,然后再编个故事将老爷安排进去……”

侯三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章 来日方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