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奋斗在开元盛世>第172章 盐价

一正式开始讨论盐政,其实就没谢直什么事儿了。

且不说他在《论盐》中拿出来的盐政改革措施,都是大唐在安史之乱以后实行了上百年的成熟东西,就说人家严挺之前前后后都琢磨了好几个月了,对这套方案,在细节上,甚至比谢直这个始作俑者了解得更多、思考得更细,再加上上一次和谢直细聊,对很多把握不好的细节又做了补充,如今堪称盐法改革第一人,有他在,还真不用谢直如何费劲了。

谢直也乐得轻松,再说他一个小小的赴考学子的身份,给大唐右相出个主意还行,不过只言片语而已,说得对不对的,人家张九龄也可以包容,但是他要是掌握不好自己的身份,一心想着这盐法改革是我首倡,具体细节都得听我的,然后巴拉巴拉地给大唐右相上课,这就叫不知进退了,张九龄再喜欢培养新人,也得打心眼里面腻歪他。

如今正好,《论盐》是我写的,你们讨论的盐法改革,是以我的《论盐》为蓝本,不管最后成型的东西如何,谁都绕不开我谢直!

至于其他,严挺之阐发啊,张九龄认可啊,日后再有谁去推行啊,都无所谓,大唐盐政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他谢直再牛-逼,还能一个人把这些事儿都给办了?咱也得给别人留点汤汤水水不是?

与其不知进退地大放厥词,还不如藏拙呢,有现在这功夫,好好想想咱们的科考不好吗?咱今天可是硬怼了主考官,说一点都不担心,可能吗?

咱今天跟着严挺之来见张九龄,来干嘛来了?只求换一个张九龄不追究的承诺吗?

当然不是。

谢直真正想要的,是张九龄直接许诺给他一个进士的名额。

这个事儿,难度挺大,但是也不是说绝对实现不了,所以谢直在给张九龄等人出主意的时候,还不忘推一推自己搞出来的盐法。

盐法的价值越高,得到张九龄许诺的可能性也越大……

现在来看,情况还不错,严挺之已经介绍完了自己整理出来的盐法改革条款,听得张九龄等人一个个都两眼反光,还在不断追问严挺之有关盐法改革的细节。

谢直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嗯,不错,等他们讨论得差不多了,就该“lùn_gōng行赏”了,毕竟喝水不忘挖井人不是?到时候把“进士名额”的事儿一提,成功的几率很大啊……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谢直心中的小算盘,不过他的沉默都被看在眼里,虽然没有明说什么,心中对谢直的评价又都高了一层,知进退,没有大唐传统才子恃才傲物的臭毛病,嗯,好孩子。

只不过他们一门心思都在盐法之上,暂时还没来得及夸赞谢直而已。

只听张九龄问,如今盐价如何?

严挺之,十文一斗。

张九龄接着问,一斗盐能吃多长时间?

严挺之看了谢直一眼,三郎算过,足够四口之家食用一年时间。

谢直听了,心中更美了,要不说办事还得自己人,老严从来不忘给咱“表功”,讲究!

这个帐,还真是谢直算的。

斗,是容积计量单位,十升是一斗,那么一斗盐是多少呢?大概是十五斤吧。

而一个人一天需要吃多少盐呢?

谢直当时先计算后世一个人的用量,然后再根据大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思路很简单,先把逻辑跑通了,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最终数据可能有出入,但是差不到哪去。

根据后世国际卫生组织的推荐,一个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5克为宜。

一年365天,一个人一年,需要食盐,1825克,也就是1825公斤。

看见那个单位了吗?公斤,还得换算成市斤,那就是,365斤。

刚才说了,一斗食盐15斤,够4个人吃用一整年的。

大唐计算一户人家,一般是按照五口计算,但是你可看好了,这五口人可包括了两位老人,两位青壮,还有一个孩子,老人和孩子吃盐能和成年男子相比吗?肯定要少得多啊,要不然不都得高血压喽?

考虑到大唐普通民众吃盐比较厉害,一斗盐肯定不够一年吃用,但是大半年的时间还是能保证的。

如果这户人家少了一个老人呢,四口,一斗盐,就是一年的用量,没毛病。

张九龄听了之后,默默点头,如此说来,一户人家一年下来,花在买盐上面的钱财,只有区区十文钱?

严挺之点头,要不说谢三郎这个主意好呢,一年十文钱,谁家拿不出来?真要是改革了以后,让他们多花费一些,也影响不大。

张九龄再次点头,冲着谢直一笑,谢直回以地主家傻儿子的笑容,张九龄脸上一僵,这孩子怎么笑成这样了,挺机灵的孩子啊,怎么要往傻子那方向发展呢?算了,先不理他,转头看向严挺之,如今大唐财政的缺口有多少?

严挺之早有准备,那可多了,江淮受灾,关中受灾,朝廷令裴耀卿裴相建立河阴仓,而且疏浚运河、通济渠……哦对了,还得加上给公主们涨工资的钱,嗯,还有刚才提到的,给吏员们涨工资的钱……然后咱们今年的赋税是……

谢直听了直犯困,大唐税赋全是实物,这可不像后世那种省心省事的货币税,开会的时候,一句gd多少就算交代了,要想把赋税说明白,就得仔细计算粮食多少,布匹多少,这个那个的,杂七杂八一大堆,反正谢直听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开元二十二年的gd是多少。

但是,


状态提示:第172章 盐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