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明帝国的崛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

“哈哈,伯爷,这边请!”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早等在锦衣卫衙门门前,迎着张昭进去。

国朝提起东厂、锦衣卫那真是谈者色变,闻者动容。这两个部门的存在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从大臣、百姓的角度,那真是恨不得把其废掉。这是典型的特务政治。

从法律层面讲,锦衣卫拿人要“驾贴”。但是这种规矩距离京城远了,锦衣卫真的会遵守?对普通人,锦衣卫会遵守?

不会的。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京中绑商人,敲诈勒索,然后放人。而他还算是历任锦衣卫指挥使中口碑比较好的。鱼肉百姓的大有人在。

但从皇权的角度,东厂、锦衣卫是维持其统治的“爪牙”,断然不能废的。废掉的皇帝都要被弄的非常惨!譬如,崇祯皇帝。

张昭走在白天依旧显得阴森的锦衣卫大堂中,心中微微浮起些感触。

他心中对锦衣卫没什么太大的畏惧。这到并非他和皇帝交情好,而是锦衣卫说到底也是个暴力机构。论暴力,他真没怕过什么人。

牟斌邀请张昭在内堂里坐下,上茶寒暄后,笑呵呵的道:“伯爷,下官这就将人犯提来。”

张昭的新秦伯是超品。锦衣卫指挥使是正三品。当然,牟斌作为皇帝的亲信,不可能随便在人面前自称“下官”,这是表明某种态度。

张昭点点头,道:“牟指挥客气。锦衣卫送来的口供我都看了。这次能侦破刺杀的案子,得亏你们锦衣卫帮忙。”

牟斌脸上顿时浮起笑容,笑道:“小钱办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下官回头给他加加担子。”

要的就是这句话。张皇后对他的官位没有什么影响力,而张昭却是有的。张昭在天子面前的份量太重。

张昭笑笑。

锦衣卫这个机构很明显是要改的。没有人愿意走在大街上给锦衣卫绑走。但他没必要和牟斌谈。这事直接和皇帝谈就行。

片刻之后,金陵监生顾耀诚被带来。顾耀诚早已经不复往日的从容、文雅,身上的衣袍破破烂烂,蓬头垢面。

牟斌道:“顾监生,你要和张伯爷见面。伯爷现在来了,你有话就说吧。”

顾耀诚“办事”都能被人跟踪,要说他有多么高明的“特工”技巧那是胡诌。被抓捕之后,在三木之下他已经招供:

刺杀之事,由两淮盐商提供资金,由他负责全盘操控,包括借用定国公府的人脉拿到火铳,通过某太监的关系从腾骧四卫拿到八把雁翎刀。通过京师的盐商联系到前蓟镇总兵阮兴的亲卫。

这些人,张昭当初拿下阮兴之后,全部都勒令退出军籍,在蓟镇中变成民户种地。

刺杀张昭的原因,是因为张昭推动户部下设税务司,并试图向京师、两淮逃盐课的盐商征收重税。这涉及到京师盐引十七万,两淮旧盐引一百六十万引。

仅仅是盐课的金额高达约一百万两白银。更别说卖盐的利润!

顾耀诚沙哑着嗓子,对张昭拱手一礼,“张伯爷,在下想单独和你谈谈。”

牟斌身旁的一名千户就瞪着顾耀诚。小子,别给脸不要脸!

张昭道:“行啊,那就私下里谈谈。”

稍后,内堂之中就剩下张昭、王武、顾耀诚。张昭喝口茶,看着三米开外的顾耀诚,道:“你说吧。”

顾耀诚惨笑几声,道:“张伯爷,我在锦衣卫拷打下交出的口供,说是盐商想杀你,你信吗?”

张昭神情平静,“不信。”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这没错。但是,别忘了这是哪里?这是大明朝!正处在皇权极其强盛的封建主义社会阶段。盐商敢派人来京中刺杀他这个枢密院副使?

民杀官,他们有这个胆子?

用后世的理论来说:太高估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了!

顾耀诚道:“张伯爷果然名不虚传。我在金陵国子监读书,受魏国公府资助,此次北上京师也是。张伯爷要改革天下卫所,这触动了他的核心利益!”

魏国公、定国公都是中山王徐达的子孙。只是在朱棣靖难时分了派系。但要知道朱棣的皇后姓徐!因而徐达的子孙安享富贵。

魏国公一系常期任南京守备,也就是南直隶的最高武官,只有少数时候这个官职落在别人手中。譬如成国公朱辅就担任过南京守备。

所以,魏国公府在军中的势力错根盘节。如果按照张昭的军事改革,兵权就要收归中央政府。魏国公日后也就和文官们混在一起,玩玩守备团营。

正规军的军权,包括退役士卒抚恤等军务,这想都别想。

顾耀诚再道:“我的口供有半真半假,锦衣卫肯定知道,但事涉魏国公府他们不想掺和…”

王武不爽的打断道:“你特么啰里啰嗦的。说重点。”

顾耀诚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着张昭,认真的道:“张伯爷,我有一个不情之请。种种迹象表明,你有心推动大明吞并朝鲜王国,但苦于没有好借口。

此次刺杀便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朝鲜王国的使臣金善洪本就有刺杀你的意图。种种线索也指向他。我愿意配合指证他。

只求张伯爷赐我一死。我家中父母、妻儿都在魏国公府的掌控之下。我落到锦衣卫手中,如果不死,家中老小只怕性命不保。”

王武神情微动。这书生组织刺杀大帅,害的他弟兄们死三伤四,他本来是揍他一顿。但听到这里,这书生为保阖家老小,多少令他感触有些


状态提示: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