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水浒之逍遥小衙内>第二百四十六章 这小子出息了

高俅收到了高槛寄回的家书,原本因为高槛过年没有回家还心有不快,但见到书信,所有不快一扫而空。

他看着书信,笑出了满脸的褶子。

这小子,居然出息了,以前倒还真是小瞧了他,竟然懂得行军打仗?是这小子运气好,还是他的手下的确有几名得力的大将?

想想自己,靠着小聪明,靠着会玩会哄人开心,一玩一哄,玩出了一个锦绣前程,哄出了一个高官厚禄。

原本只是指望着高槛不要给自己添乱找麻烦,在自己的羽翼下足以好好生活一辈子。娶妻生子,好让他高俅后继有人,足矣。可现在看来,这个自己大小看着长大的干儿子,并不像自己所了解的那样草包,那样只懂得调戏他人娘子,那样只懂得惹是生非。

当初在大名府,他只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受排挤,一怒之下才迫使梁世杰、王进财退步,让高槛继续去白马镇领兵。为了扫清高槛的障碍,让他能安心在白马镇玩上一阵,他运用手段将江行舟调去了东平府当府尹。

他以为这小子玩段日子,玩腻了,玩不转了,便会哭着回来找爹了。

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白马镇军营的发展竟然如此迅猛,还远行军数百里,平定了让青州府头疼了多年的三山之乱。

莫非老高家祖坟上又冒青烟了?出了我这样一个踢球踢出的殿帅府太尉还不够,还要出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笑傲疆场的大将军?

他使劲晃了晃脑袋,确定自己没有做梦,再次看书信,上面写得真实,说是家信,其实是捷报。

所以的脸上的褶子愈发的明显,愈发的深了。

次日上朝,青州来报,三山之乱平定,其首功当属大名府白马镇驻军。

徽宗本疏于朝政,只是这是新年第一次上朝,他自然不能懈怠。

三山之乱,青州早有奏报,为此朝廷拨了不少银子给青州府,用于平定三山之乱。但几年下来,银子花了不少,但三山之乱越闹越凶。

徽宗算得上是一代昏君,只图享乐,导致整个大宋的臣民都一样,这就是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青州上奏三山之乱,他朱笔一挥,拨银子,给我打。

至于有没有打下来,那就是青州府的事了,要不是时不时有奏报传来,他甚至都不知道三山之乱是不是已经被平了。

这件事让他烦恼了好一阵,若不是青州知府是自己的大舅哥,早就下旨撤办了。

如今三山之乱终于平定,再也不用听到青州关于匪患的奏报。

元宵节后,徽宗心血来潮,又微服来到高府,让高俅陪他踢球戏耍。

高俅见他今日心情不错,更是拼了老命的配合徽宗,让他玩得尽兴。

徽宗前来高府串门,稀松平常,只因为高俅懂得逢迎拍马,还耍得一脚好蹴鞠。徽宗心情好时回来,心情不好时往往也想起高俅。

这两人也算得上是铁杆的球友。

徽宗玩得尽兴,终归是年纪大了,不似年轻时,半个时辰下来,已经有些累了。

君臣二人便去客厅喝茶闲话。与徽宗一起来的,只有两门内侍太监和六名御前侍卫,其中领队便是金枪徐宁。

“高卿,两年前我曾在你家见得你儿高槛,当时我言他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如今看来,是我错看了。”

徽宗与高俅分别坐下,品茗闲话。他想起两年前在高府见到高槛时的情景,心中不无感慨。

高俅说道:“官人过誉了,他只是侥幸胜了一仗,并无可炫耀之处。”

徽宗轻轻摆手说道:“呃……三山之乱,慕容彦达数年不能平定,越剿越势大。此次若不是高槛领兵前去,就连青州兵马司统制都被贼人抓了……”

高俅说道:“我倒是曾经去过他所管制的军营,的确感觉到与众不同。本以为只是因为他年轻,脑子活,想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主意,只是华而不实罢了。青州一战,的确让我也感到意外。不过,此事肯定不是他一人之功,青州驻军三万,猛将如云,若非如此,凭他白马镇几百军队,如何能平得了三山之乱。”

徽宗微微一愣,说道:“几百军队?高槛现在身居何职?”

高俅说道:“承蒙大名府留守梁大人看重,被任命为大名府虎翼右军驻白马镇兵马统制,辖五营。”

徽宗微微点头,说道:“驻外镇兵马统制,居然能带兵行军数百里平定了有数千山贼的三山之乱,不简单。看来你这个儿子并非坊间传闻那般,只懂得吃喝玩乐,还有些统兵之能啊。”

高俅心中如同被灌了蜜糖一般,十分的享受。但脸上不动声色,平静说道:“官人过奖了。这小子这几年变化挺大,自从在大相国寺受到惊吓后,自此判若两人。他曾经妄言,要成为大宋之栋梁,平贼灭寇,保大宋江山永固。”

后面的这些话是他加上去的,高槛原话是:我要打造一支名动天下的高家军,不管是谁,只要听到高家军三个字,就得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当初高俅听到这句话时,吓出一声冷汗。这小子魔怔了,高家军就算了,还名动天下,你这是作死呢?

所以他把这句话改成了他自己认为可以用来讨好徽宗的话。那个皇帝不喜欢忠臣?不管是明君、圣君、昏君、暴君,都一样的喜欢忠诚于自己的臣子。

所以高俅的那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说得徽宗心花怒放。

江山永固当然是美好的,能保证我在位期间少头疼,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六章 这小子出息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