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水浒之逍遥小衙内>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黄雀

三日后,军纪军规颁布,这些条令其实就是在原有军规管制上稍作修改,加上了高槛自己的一些在现代军事题材影视剧中所见到的一些管理条令,形成了在大宋朝独一无二的军队管理条令。并制定了严格的作训大纲,对军营中的军士进行多方位的操练,根据操练效果酌情提升伍长、队长等职务。

军营之中又多了一个兵器司,由冯宜春任兵器司统制,并在军营一处空地搭建了一处兵器制造所,其实就是一个铁匠铺。军营扩大后,兵器司再酌情进行扩编。

一些都按照高槛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凡是四十岁以上的老兵,全部调至物资管制处,也就是相当于军队的后勤部。

经过统计,军营中四十以下精壮年共四十七名,物资管制处共有军士二十六名,共计七十三名,其中有两人体弱多病,高槛给他们发放安家费各二十两,让他们回家。

所以军营中实际编制共七十一人,加上史可郎、冯宜春、小六、阿贵,共计七十五人。

侯七挨了板子,只能卧床,当晚,高槛便命旺财去白马镇上请来最好的郎中前去军营,给他疗伤上药。

三十军棍下来,自然是皮开肉绽,如今又是炎炎夏日,伤口容易感染发炎。这时候可不是现代,有各种抗生素、消炎药,能有白药便是极好的了。

侯七趴在床上,见到高槛前来,想要起身,但刚刚一动,屁股上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刺痛,不由蹙眉。

高槛赶紧示意他趴好不要动,说道:“军中管制还得仰仗侯将军,所以侯将军务必早些好起来才行。”

侯七说道:“小人受此责罚是咎由自取,白马镇军营管理松散,军纪形同虚设。小人在这军营十年,十年时间换了六位都团练使,历任不是勾结地方乡绅搜刮钱财,满足自己私欲便是将此处做为他升迁的跳板,只是来走走场子。久而久之,兄弟们便失去了信心,空有满腔热血,苦于报国无门。高团练调任前来,兄弟们以为也和以往那几任是一样,只是前来走走场子。看来是小人错了,小人虽然挨了军棍,但心中高兴,白马镇军营要死不活的现状,总算是盼到了改观的一天了。”

高槛说道:“好,侯将军能这样想,就说明本团练使没有看错人。希望你快些好起来,军营需要侯将军这样的热血汉子。”

侯七道:“高团练放心,兄弟们以后一定严守军规,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目无军纪!”

说话间,郎中已经给他上完了药,高槛嘱咐两名军士好生照料,这才离去。

他一路走一路思索,凭着白马镇军营这几十人,维护白马镇的治安可能还勉强能做到,但要防范匪患,那就是笑话了。别说像水泊梁山的匪寇之众,便是像青牛山、清风山这样的山头,只要他们打过来,估计自己也只能弃城而逃。

他估摸着,白马镇驻军怎么也得相当于清风寨的规模的吧,可现在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十个人,哪里像是一支军队,充其量相当于一支游击队。

不行,我可不想当一个游击队长,军队必须扩招,至少也得弄个团长当当。

可是扩军需要军费的,自己手上的这点银子,估计也扩不了几个人。

这些地方驻军,而且是民兵,大名府是不会管的,地方军队地方养,白马镇的驻军自然只能由白马镇的地方财政来养。

看来,那里正刘喜,还有那十四名保正必须要出点血才行,要不自己的扩军计划难以实施。

宋朝主要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

其实这种制度有不少优越性,军营成为天下奸悍无赖之徒的惩治和感化场所,通过严格的纪律来约束他们,使他们在军队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军队的锻炼,可以在他们退伍后变得更有纪律。

而平民则是出钱养兵,自己可以不服兵役。

他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兵员的补充当然不能指望大名府。就算大名府给补充,那也是被他们挑选剩下的老弱残兵,歪瓜裂枣了。

这样的兵高家军当然不能要,高家军要的是精兵强将。

这几天他每天都去巡视军营,史可郎成为了军营的总教头,每日带着他们操练。至于杨志,他暂时还没打算安排进去,因为杨志是要统兵的,此时军营才几十个人,杨志前去,未免大材小用。

兵器司已经开始采购精铁,打制兵器。

这些日子,他一直让旺财了解周边的环境,最终未免有些失望,因为这白马镇实在太平静了,别说山贼,就算是泼皮无赖都很少,这也难怪白马镇的军营只养着这么一点人了。

时间匆匆,转眼二十天过去,算算时间,离梁中书往汴京蔡京处送生辰纲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可是十万贯啊,对于想着要大量募兵的高槛来说,那可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而且按照电视剧里的发展,这十万贯注定是要被劫走的,与其落在吴用、晁盖等人手里,还不如落在他高槛手里,这十万贯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贡献,当然,最大的贡献是实现自己高家军扩军的计划。

可是要怎样才能让这十万贯落在自己手里,而不会被梁中书盯上呢?

他仔细回忆着电视里智取生辰纲的细节,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用江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黄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