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之白马公孙续>第21章 白马寺

白马寺,在洛阳城东十里处,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院,其规模之大,让到达这里的公孙续惊讶不已。

据传,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

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乃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永平求法样“。

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一年后,蔡、秦等人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

行至大月氏国,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于是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原弘法布教。

四年后,两位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

为纪念白马驮经之举,取名“白马寺”。

“寺”字即源于“鸿胪寺”的“寺”字,后来便成了一种泛称。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乃是长方形的院落。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

除了五重大殿之外,还有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寺大门之外,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

总的说来,亲眼目睹了白马寺的规模之后,公孙续十分的震撼!

“公子,要入寺吗?”徐荣在一旁低声询问着。

公孙续摇了摇头,道:“寺就不入了,此来乃是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

现在正是赚取声望的时候,公孙续可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

白马寺的西面,有一块宽阔的空地,那些无家可归又进不了洛阳的百姓纷纷聚集如此。

若不是白马寺的僧众,施舍稀粥,恐怕这里很多人都活不到现在。

公孙续此来,可不是空手而来,一行二十多人护送着十辆马车,车内装满了粮食。

就在三日前,糜家商队到达了洛阳,按照之前的约定,糜家要在洛阳开设一家酒楼。

至于这些粮食,自然也是有糜家提供!

公孙续这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徐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至于糜竺当时那肉疼的表情,在提纯出蒸馏酒之后,总算舒缓了不少。

整整十车粮食,瞬间引起了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的骚动。

当他们得知这是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免费发放的时候,整个人群炸锅了。

虽然只有二十名侍卫,但他们身上的那一股浓浓的杀意震慑住了别有用心之人。

“排好队,老弱妇孺优先,人人有份!”在侍卫的大声呵斥之下,几乎没有人敢于越界。

望着手中少的可怜的粮食,不少百姓泪流满面,虽然管不了几天,但聊胜于无。

“小子能力有限,也略懂医术,若是身体不适,可往白马寺东面的大槐树下寻某,某将在此免费坐诊十日。”公孙续一边回礼,一边说着。

打心眼里讲,他的行为的确是杯水车薪。

要想彻底改变目前的局面,若是没有朝廷出手绝对是无法解决的。

虽说是坐诊,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一辆马车,毕竟看病这种事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第一日,看病之人寥寥无几,公孙续突然发现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药费!

“嗨!某真是糊涂了!”猛地一拍脑袋。

聚集在白马寺的流民,连每日的饭食都不能保证,那还有钱去抓药呢!

白马寺距离洛阳十里,这里根本就没有药铺,公孙续顿时陷入了窘境。

就在此时,耳边想起了一个具有磁性的浑厚的声音。

“阿弥陀佛,施主一心向善,善哉善哉!寺内尚有些许草药,贫僧吩咐懂药之弟子协助一二。”

闻言的公孙续转身望去,发现眼前站着以为慈眉善目的光头和尚。

其身着赤色袈裟,与他自己在后世电视上所看到的略有差异。

“多谢大师!”话虽不多,但公孙续却感觉到了慢慢的善意。

其实,白马寺的僧人也快要撑不住了,流民越积越多,可他们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行善积德。

恰在此时,公孙续出现了,双方虽然目的不同,但一个人做事总比两个人做事要省力许多。

白马寺的和尚,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连熬药的器皿都拿了不少出来。

见此公孙续便吩咐了身边的侍卫几句,转身返回了马车。

天气渐渐的转凉,衣不果腹的流民得风寒的不在少数,其中体弱者居多。

草药的问题解决了,前来就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短短三日之内,公孙续医治患者就多达百人。

这样的效率,让正在此地传教的黄巾道教众露出了深深的敌意。

“渠帅,要不要!”说话的同时,汉子的右手做了一个向下砍的动作。

被称为渠帅的汉子摇了摇头,虽然他不清楚公孙续的身份,但这里距离洛阳太近,行事稍有疏忽,必然坏了大贤良师的大计。

“低调行事,某倒要看看,他的医术有多高明!”

虽然不能痛下杀手,多少都要找点麻烦才是,被洗脑的黄巾教众深信,大贤良师都无法治愈的疾病,区区一个少年又能奈何。

向着刚刚露出杀意的汉子吩咐了几句,被称为渠帅的黄巾教徒脸上露出了一股诡异的笑容。

状态提示:第21章 白马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