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日本战国走一遭>34.高梨政赖筑海津

山内义治的思路很清晰,川中岛那是上杉辉虎麾下以高梨政赖为首的北信浓众的“旧领”。

他们本来就是想占据川中岛的,上杉辉虎也乐意这票人加入自己的阵营,尽管他们实际上是山内义胜麾下的信浓国人。

这次出兵根本没有什么伟光正的理由,就是小弟被打了,大哥出来帮场,仅此而已。

高梨政赖会好好守住川中岛吗?答案毫无疑问,他会!

那么他恢复了中野馆的本城,从饭山城往南大跳跃,以他为首的北信浓众一下就势力扩张到四万多贯的实力。

高梨政赖想要守住这么大的地盘,再驻守在水内郡就很不合时宜了,他必然要南移本城。

山内义治承认他北信国人之首的地位的条件就是他迁移本城到海津城!

高梨政赖飞速和几个自己的亲信以及自己的大侄子上杉辉虎交流了一下,反正他现在算是跟定了上杉辉虎了,和山内家没有任何矛盾,山内家也愿意承认他川中岛四万余贯的领地。

高梨政赖答应了!

可惜海津城现在还是空气,海津平野上屁都没有,但是他偏偏是控厄北国街道,直面葛尾城方面势力的关键地点。

高梨氏必须背靠山内氏和上杉氏快速地建立起一座有足够防御力的城,以后作为上杉氏在信浓抵抗武田氏进攻的先锋。

这个世道,被利用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利用的价值!

上杉辉虎当然希望自己的姑父给力,替他守好后门,他可以安心去关东踩北条家。

山内家此番不能够夺取葛尾,整和北信浓,那么与其承受两面受敌的压力,不如让高梨政赖分担掉一部分压力,尽力消化安昙和筑摩两郡,反正不亏。

计议已定,按部就班。

北信浓众这次会战虽然被上杉辉虎命为先驱,但是损失并不大,和收益相比,微不足道。自然高高兴兴的越过千曲川,率先赶到海津平。

上杉辉虎的越后众也没死多少,而且基本都发了财,战意高昂,一个个都准备继续去武藏国发第二回财。反正小平太看直江景纲的一千多小荷驮队往越后去的车马无边无沿,一眼看不到边,全都是上杉军的战利品。

山内义治一边按照盟约派遣山内义胜马步五千人会同上杉辉虎去上野,一面让一色宫内少辅带着五千人向南前出,防备南面葛尾城的武田晴信。

剩下的一万三千人也没闲着,和北信浓众一道进入海津平野,本着没打死你,也要恶心死你的态度,帮助高梨政赖筑城。

可是到了海津大家才发现为什么村上义清占据此地这么久,却连一个砦子都没扎起来。

实在是真的平啊,太平啦,连个二三十米的土包都看不到,是货真价实的起伏不高于一米的大平野。

完全无险可依,无处可守。

要花费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兴建起一座真正控厄要冲的城堡。

看着直皱眉头的高梨政赖,小平太知道他心里肯定是在疯狂的打退堂鼓。这种地方筑一座城,要花费多少兵力才能守住。【注1】

日本战国的城,与我们常规意义上认知的城是不同的。九成九都是军事建筑,是个武士基本就有一点筑城知识。

一来是筑一座城实在“简单”,二来是正经武士谁还没个“城”啊!

那种被武田晴信两小时打破五座的支城,真的还不如纲良叔父当年那个地主大院。

如果能借用山势险要,一来防守难度大大降低,驻守兵力可以控制在财力范围内。二来只要城砦难以攻克,就算外敌打进领内,挺过这一波,还是一条好汉。

但是海津......

要高梨政赖如同历史上的香阪弹正那般,聚集八千士兵在海津守御地方,不如让他去死了得了。四万贯出八千人众当然没问题,可是吃啥?用啥?进了城,就这个四平八旷的地形,经得住武田晴信两倍以上的兵力强攻吗?

香阪弹正有武田晴信在后面源源不断的输血,兵力可以轮换,粮食可以募集。

高梨政赖却是要自己当家作主的,他要养活家臣武士,还有可能要跟随上杉辉虎作战。

总之很不合算的样子。

“小平太,即使在我看来,海津也实在不能筑城。”纲良叔父不知何时到了小平太旁边。

这次纲良叔父配属在江尻众,被分割成好几部分使用,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勋。

“嗯,以正常来看,确实不怎么好。”小平太点点头,表示同意。

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激烈进行,小势力逐次的湮没消失,大名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家山沟里那一亩三分地了。宏大壮阔的平城,才是之后的主流筑城方式。

即使不是完全的平城,也会以平山城的形式构建。并借此汇聚町人,发展工商业,扩大自己的财力,以及实施家臣集住。

小平太估摸着高梨政赖应该是心疼钱,但是没有投入哪儿来的回报?

而且历史上高梨政赖非常机智,上杉武田双方五次川中岛,吸金无数的阿弥陀如来法相最后被武田晴信抢到了。

而高梨政赖也明白了这些木胎泥塑的重要性,冲进善光寺就把其他佛陀的法相法器全部往越后一卷。在越后建了一座善光寺的分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构建了繁荣的门前町。

所以小平太不准备对此发表意见,高梨政赖绝不是等闲之辈,他现在只是被地形这个问题给暂时打击到了。

他只要能脑子里


状态提示:34.高梨政赖筑海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