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航空崛起>第四百三十八章 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太难了

当然,奇瑞汽车虽然在中型车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是也并不满足于只有qq这样一款微型轿车的热销,它在接下来就推出了第一款suv,瑞虎。

这款车由于搭上了suv发展的红利,在推出之后就有了不错的销量,甚至后来还出口到了很多个国家,海外销量也是不错的,平均月销量达到八千辆以上,算得上一款成功的车型了。

奇瑞大概是最早一批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向高端进军的车企之一了,在二零零七年,它就推出了高端品牌瑞麒,并且其中有一款瑞麒g5看来产品力不错,2.0t、esp、以及前双叉臂以及后独立悬挂,底盘厚重,配置很厚道。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高端车还是自主品牌中,比较早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而且是少数敢卖到二十万以上的自主品牌轿车,不过正是因为定价过高,已经接近合资车了,所以销量自然也是非常惨淡,而这个品牌最终也没有起来。

所以赵志刚没有十足的信心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像奇瑞这样的大型车企,自主品牌中的翘楚,也有十多年的技术沉积,向上突破都没有成功,就更不要说大鹏汽车这样一家新兴的车企了。

赵志刚道:“现在咱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底盘设计的问题。咱们又不能逆向开发,需要做一个全新的平台,目前我们这点儿技术人员,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宋总你还需要给我们多招聘一些专业人才,特别是在那些大型车企有过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进来呀!”

宋雨晴点头道:“那是必须的,我现在也是在那些车企去挖人,但是这个需要时间。不过就目前咱们的轿跑suv底盘设计开发,我想提一点点小建议。”

接下来宋雨晴的话,就把赵志刚给震惊到了,因为宋雨晴提出来的底盘设计思路,竟然非常的新颖,并且他想了一下还十分的合理!甚至对于底盘设计中的一些细节,宋雨晴也提到了。

这下赵志刚就如同蒙了一样的,他看着宋雨晴呐呐地道:“宋总,你,你怎么比我这个专业人士还懂底盘设计?我完全没有想到,太意外了,你对底盘设计的理解,可以说,比绝大多数的设计师还要厉害,你不去做设计师,真的是太可惜了!”

听到这句话,宋雨晴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

她还真没想到,自己电脑上出现的宝马车技术资料,确实是真的,而且通过林鹏给她讲了之后,她对宝马车底盘技术,特别是宝马x6的底盘设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另外林鹏又指导她怎么把这些宝马技术转化,然后一丝一丝的透露出来。

所以她这时候不禁开始更加的佩服林鹏了,一个飞机设计师,竟然还对汽车设计有那么深厚的造诣,就随便指导一下她,现在她只不过是相当于转述了一下,就让一个专业技术出身的赵志刚震惊了。

正因为如此,宋雨晴对大鹏汽车更加的信心了。

而赵志刚也因为宋雨晴说的这些话而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一定要多让宋雨晴参与设计方面的工作啊,虽然她主管的并不是设计这一块,但是赵志刚忽然感觉,宋雨晴就是一个汽车设计天才。

两人接下来又讨论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而宋雨晴总是一针见血的提出一些建议来,赵志刚甚至都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位资深的汽车设计大师了。

讨论完之后,宋雨晴微微笑道:“赵总,您现在觉得咱们的轿跑suv比起那些合资rv!”

赵志刚不由得脱口而出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咱们的这款轿跑rv了。呃,我只是说外观内饰设计,还有底盘以及配置方面,在技术层面我们的确是比crv更好,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出样车,所以还不能太过头了。当然咱们这款轿跑rv好看太多了,内饰也是更加没得说,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好像crv和咱们的轿跑suv相比,除了一个车标,真的哪儿也比不上咱们的!”

的确,本田crv不但谈不上漂亮,甚至还有一点点丑,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它成为国内市场上最畅销的suv车型,并且它的价格还非常的高,二三十万的车还卖得这么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作为rv的市场口碑也没得说,性能可靠,空间也非常不错,再加上有本田这个车标加持,自然卖得好了。

目前市场上的crv已经进化到第三代,并且成为全球rv应该说是进化得非常完全的,首先在外观方面,就跟第二代有了非常大的区别,它在设计中融入了时尚元素,这样的车型就非常的受城市年轻群体的喜欢,特别是那些女白领,对crv那可是非常的钟爱。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虽然这款车的价格达到二十五万左右,并且还在加价,提车还要等几个月,也挡不住它的热销。

而大鹏汽车这款轿跑rv并不属于同一个类型和级别,但是现在赵志刚觉得,如果他们真的把这款轿跑rv给干翻。

毕竟二者价格相近,但是大鹏汽车这款轿跑rv更加的潮流时尚,而且在国内基本上就没有同类型的车,轿跑suv可是宝马x6开创的,一直是高端车型。

虽然说它可能会小众一些,有人觉得它的空间会受到影响,但是通过优化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再加上这款车的轴距达到二米八,车长四米七五,无论是外形大小还是内部空间,都是碾压本田crv的。

如果让赵志刚在这两款车里面选择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八章 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太难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