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瑞觉得机会来了。
“琣二哥,这些东西在这里既然没什么用处,我倒是有个主意,你看是否可行。”
“瑞兄弟,你说。”
“既然是荣国公留下东西,我觉得还是拿回荣国府保管为好。你若是同意,我回去的时候,就随便带回去。”
“这么多年了,你们还保存着荣国公的遗物,府里知道,也一定非常高兴。说不定会专门派人来感谢你们呢。”
派专人来感谢,是不大可能的,要说有人来,也就是我来。
不过到时候打个荣国府的旗号,还是能办到的。
那些四书五经什么的,拿回去也没什么用处,就放在这里好了。
至于这些海图、水程表、游记、图纸什么的,对于府里那些败家子儿也没什么用处。交给他们,还不如放在这里呢,说不定拿回去就叫他们给烧火了。
这些东西,我就不客气留下,将来会有大用处。
“这么多东西,一路上舟车劳顿,你就不嫌麻烦?”
“荣国公的遗物,再麻烦也得拿回去啊。”
不麻烦,又不用我自己扛着。再说了,这是无价之宝,再麻烦也要弄到手啊。
“你若是不怕麻烦,就带回去。也省得放在这里,说不定哪天就让人给烧了。”
“王三,把这些东西收拾一下,一会儿带走。”
“东西太多,走的时候我帮你们送过去。”
三个人就一起动手,贾瑞负责挑选,王三就开始收纳。
“琣二哥,这些四书五经,就给你们留下来。”
“家里也没有什么读书人,要它们也没什么用处。”
“琣二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贾家是诗书簪缨之家。此刻没有读书人,将来还能辈辈都不读书?”
“不读书,终究难成大器,儿女若是有那个天分,还是叫他们读些书为好,府里的小姐们都是读书的。”
“瑞兄弟说的也有理,那我就留下。谢谢瑞兄弟关照,一会儿好好喝几杯。”
不用谢我,只是四书五经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处,大老远的把这些废纸拿回去,我不成了二傻子吗。
在如何看待四书五经这个问题上,贾瑞在内心里,跟宝玉是一个观点。
这东西其实没有什么用处,不过就是读书人博取功名的一个工具。
真正当了官儿,那些大臣,甚至包括皇上在内,有几个真正按照圣贤的话去做的?
嘴上喊着圣人之说,实际操作起来,大多都是法家的权谋之术。
这个道理,很多人其实都明白,只是不能公开说出来,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把有用的东西收拾起来,几人就到了贾琣家里。
听说京城的府里来人,贾琣的哥哥、弟弟等家人都过来相见。
从气色和穿着打扮来看,贾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是小康之家。还雇了四个长工。
这边说着话,那边就准备酒菜。
贾琣的弟弟贾琳拿着渔网到江上打鱼,哥哥贾瑜到县城去买酒买肉。
到了申时,酒菜齐备,就开始吃酒。
正好胡杏山来找贾瑞回去用饭,也被留了下来。
胡杏山跟贾家三兄弟虽然不熟,但也都认识,也就不客气,留下来来一起吃酒。
席间不免就谈及时局,望江县这里还算安定,目前没有什么流民作乱。
不过邻县望云县就不怎么安宁,山贼、水冦经常闹事,颇不太平。
“望云县原本比咱们这里好得多,也不知道为何,从去年开始乱套了。”
贾琣说道。
“什么乱套了,还不是新来的知县,想要升官发财,就养寇自重,杀良冒功。都是些百姓,哪里有那么多山贼水冦,。一年就杀了一百多人。”
胡杏山愤愤道。
“我在集市上也听人说了,这个赖尚荣心狠手辣,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
贾瑜狠狠地灌了口酒,把酒杯顿在桌子上。
“赖尚荣就在望云当知县?”
贾瑞不禁脱口而出。
“去年到任的,一来就大开杀戒。据说是京城人,瑞兄弟,难道你认识他?”
我不认识他谁认识他?
“这可巧了,没想到他竟然就在望云县当知县。”
“莫非你跟他还有些渊源?”
“说起来是府里的渊源,赖尚荣是荣国府大管家赖大之子。那赖大是荣国府的奴才,所以赖尚荣算是荣国府的家生子。”
“到底是荣国府,连一个奴才放出来,都能当个知县。”
“赖大的母亲赖嬷嬷,是当今荣国府二老爷的奶娘,连府里的老祖宗都对她另眼相看。瞅着赖家人一向忠诚,那赖尚荣也是个读书的料,就给他除去了奴籍。”
“赖家颇有些钱财,就给他捐了知县,补了实缺。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到望云县做了知县。”
“不用说,他那个实缺,一定是贵府帮他弄来的。否则的话,就凭他一个家生子,还能当上知县?一大把进士都在等着呢,连个知县都混不上,还能轮到他一个家生子?”
胡杏山果然还有些见识,一下子就说到了要害。
胡杏山讲话本来就直爽,酒喝多了,更加口无遮拦,就接着开导贾琣兄弟。
“我说你们兄弟,就是太老实,死要面子。有荣国府和宁国府这两棵大树,你们不知道去抱,偏偏就窝在这里过那穷日子。”
“人家门第高,你们不去找人家,难道还要等着人家上杆子来求你们?实话告诉你们。如今你们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