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东晋唐王>第124章 全线突破

先有些疑惑的苻硕,很快就脸色大变起来,沉声道:“华山军的骑兵!”

说起骑兵,只怕苻秦朝廷上下都会对华山军咬牙切齿,但如今的情况之下,这些声音却更像是催命符一般。本来就已经是全线告急的防线,此时出现骑兵的话,后果如何,那已经是非常的明显了。

“快,将咱们的那几百骑兵派上去,一定要将华山军的骑兵给挡住!”苻硕想了一下之后,最终下令道。

自从苻秦的骑兵损失干净之后,他们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样重建起来。毕竟,连番战斗下来,他们自己在华山军的骑兵手中也吃了不少的苦头。所以,后来他们想办法用各种手段,从关中老百姓或者是官员富户的家里,弄到了一些马匹。

但这些马匹加起来也不多,总共还不到五百匹,而且,好马驽马相杂,根本就比不上当初那七千匹马的质量。但就算如此,对于苻秦朝廷而言,也算是多少增长了些信心了。后来布置防线之时,这批骑兵便被放在了这个地方,平日里也是用来联系各地,巡视后方之用。

此时的情况之下,也只得派上战场了,虽然知道面对华山军的骑兵,可能胜算不大,但现在已经是没有办法了。苻硕也只能够寄希望于自己手下骑兵的骑术比华山军骑兵更好,那样的话,或许还有一定的胜算。

之前李信下令大战之时,长安城内便已经是听到了鼓声,刚刚睡下的苻苌与各位大臣们,立刻便被吵醒了。很快,华山军全线进攻的消息送进宫里,这些人是彻底不可能睡着了,而且,苻苌也很快就派人将他们给召进了宫中。

“这一天终于是来临了,也许,这就是咱们与华山军的最后一战。这一战之后,将决定咱们大秦的命运!”坐在宝座上,苻苌不由的有些沉重,毕竟,他自己对于这场仗也不是特别看好。比起江左的那些皇帝来,他终究是经历过许多战阵的人,对于战争这个东西,也不是门外汉。

众臣听闻,不由的默然,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此时的情况之下,大家已经是开始思索下一步的退路了,如果长安不能保,那么,大家应该怎么办。

“陛下,若华山军真打过了河,咱们是留是走,还请陛下拿下主意!”丞相雷弱儿想了一下,站出来缓缓说道。

“若是留下,可有保全之可能?若是走的话,又能去往何处?”闻听此言,苻苌不由的沉默了一下,这才问道。

“若是留下,当迅速派人召回淮南王大军,准备固城坚守,同时,传令陇东大军加速回援。如此,只要等到二万余精锐入了关中,咱们便可再与华山军决个高低。若是走的话,关中之地无法再待下去,唯有陇西秦州及陇东之地可去!”

“华山军此番进兵,怕是打着将朝廷彻底覆灭的想法,咱们兵力不够。守住一个偌大的长安城,怕是守不住,若是集中兵力于小城,太上皇之事怕会重演!如此看来,当以西去为上!”雷弱儿的话,在众臣之中引起了一阵议论,司隶校尉赵俱便站出来说道。显然,他是支持前往秦州的。

秦州之地,基本上大部分都在天水陇西一带,最盛之时,还包括后世的兰州在内。但对于此时的苻秦朝廷而言,这去往秦州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基本上来说的话,主要是指甘肃中部以及陕北宁夏那一部分广大的区域。

“司隶所言不错,关中有四塞之固,但咱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关隘,将华山军挡在关中。秦陇之地地域辽阔,向北向西皆以胡族居多,正与咱们相合。且陇西河套之地,多产骏马牛羊,咱们若是占据了这些地方,必然实力壮大,不出三年,便可拥十万大军。到时再杀回关中,定能将华山军一举消灭,立下不世基业!”司空梁楞,此时也赞同撤退的说法。

“两们大人之言虽然不错,但如今战事刚刚开启,咱们便言撤退之说,未免太过于悲观了。以臣之愚见,先请稍安勿躁,等到战事真不利之时,再走撤退这一步。同时,通知淮南王与陇东大军之事,当可先进行!”尚书令姜伯周言道。

“不错,太上皇等人好不容易才打下了关中基业,若是轻易言退,太上皇等一番心血便白废了!朕之意,还是得做两手准备,丞相先去准备撤退事宜,一旦战局不利,要保证朝廷能够随时前往陇西之地。同时,可命淮南王与陇东大军加快速度,赶回长安。若能将华山反贼击退,自然是最好,若不能击退,也可保朝廷安全退往陇西之地!”苻苌听到众人的意见之后,心中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了。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命!”众臣一听,这应该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而议事完成之后,忧心战事的苻苌带着一些大臣登上了长安城东北角的望楼,远远的向着渭水两岸望去。在白天的话,也许还真的看不了这么远,但此时是黑夜之中,远远的望过去,便能够见到远处天边似乎一片火光闪耀。

尤其是长安东面的灞水处,连喊杀之声都能够听得非常清楚了。而且,此时的战局到了最激烈的时刻,远处的火光似乎在慢慢的向着长安这边移动了过来。

“参军大人,李将军那边已经是杀过河去了!”霸城外,正在大战的李二黑,此时听到了最新的消息。

“不行,将军那边都杀过去了,咱们这边还没有进展,传出去的话,别人怎么看我李二黑!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状态提示:第124章 全线突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