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穿越汉末三国时>第二十五章兄弟义气同丢命 曹操暗斥幕后人

在前往围墙的途中,他们又发现好几个侍卫躺在地下,没死的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想必是被刚才逃在前面的那个刺客所伤。

李勇他们追到了围墙下,这时的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焦臭味。李勇用手电筒对着墙头上照射,发现围墙上面的铁条上趴着一团焦尸,身上还冒着淡淡的烟雾,于是他对着耳麦喊话让汪艳关闭了电源,再叫陈涛安排人把这具尸体搬到了地下。

这时大海他们也从城门外抬进来了两具蒙面尸体。据大海他们讲,这两人是在围墙西南处的外面放风和准备接应的,他俩为了阻止宫内守卫进入刺客的返回地点而在此处持弓箭和刀剑拼死抵抗,最后大海不得已开枪击毙了他俩。

李勇让张涛命人把这五具尸体抬到了皇宫的一处偏僻的空地上并排摆放着,再用床单盖好,加派专人保护,并命令不许任何人靠近和揭开尸体的蒙面巾。

第二天一早,曹操就得到了刺客被全部打死的消息,他立即安排人通知程昱来到自己的府上,然后他们一行人匆匆地向皇宫赶去。

他们来到了皇宫后,李勇和张涛他俩就领着魏王他们来到了摆放尸体的位置,曹操对张涛问道:“此刺客汝可有所识之人?”

“回丞相,昨夜天黑此五人来此行刺,其有两人在宫内行刺时被未来人所杀,另有两人在宫外接应也被未来人打死,还有一刺客逃往围墙上被未来人用铁条烧死也。这五具尸体,我等皆未揭开面纱,更不识为何人,请丞相明鉴。”

听张涛这样一说曹操放心了,于是他大声对李勇道:“哎呀!汝等神勇无比,今已将刺客全歼,天子已无安危之虑,也了却本相心头大患也,吾要好好犒赏汝等!”接着他又对他的随从道:“尔等退后,本相要亲睹贼人面容。”于是其他人赶紧退后回避。

其实刺客行刺一事,曹操心里非常明白是何人所为,只有太子曹丕最有可能,因为他认为未来人到此要助天子有可能会威胁到他将来称帝的梦想,所以才派遣刺客来行刺天子。再说谁又有这么大的本领,派了这么多武艺高强的人来行刺,还能熟悉宫内的情况,所以肯定是太子曹丕所为。

曹操随后拉着程昱去察看尸体的面容,程昱用长剑挑开了一具具尸体的面巾,曹操则仔细的打量着每一具尸体的面容。

摆在前面的那三具尸体魏王他们并不认识;而那具被烧焦缩成一团的尸体损毁的非常严重,已经面目全非、根本认不出容貌了。

曹操又来到最后一具尸体前,当程昱用长剑挑开他的面巾时,他微微一惊,发现此人有点面熟,他想了一会突然想起来了,此人叫王志宇,曾经是自己的贴身侍卫,常山人(今河北正定)。其武艺高强,侠肝义胆非常忠心,后来为保证世子曹丕的安全,自己就把他调派给了曹丕,不想今天行刺之人竟然是他。

看到他手脚都有伤,脖颈左侧那个环形伤口还在冒着汨汨鲜血,曹操非常清楚,这是其用左手自刎留下的伤口,看来他知道跑不掉怕落入敌手,所以才自尽的。想到这里他心里一阵难过,不过他表面上还是说:“大胆蟊贼,竟敢行刺天子,天理不容,该碎尸万段!来呀把这些刺客尸体快点搬离皇宫不要惊吓了天子,赶紧找地方埋了。”

张涛手下的那些人赶紧去把这几具尸体用布裹着搬离皇宫处理去了。曹操问程昱:“汝可知刺客是何人所遣?其目的何为?”

程昱其实心里也明白是谁所为,那个王志宇他也有点面熟,记得是在曹丕的府上见过一面,所以派遣刺客的人肯定是曹丕。他也知道曹操此话是想试探自己,不过他也不能捅开这层窗户纸,于是回道:“刺客皆为陌生人也,下官认为刺客来此未必是行刺天子,也可能其听闻未来人有神奇之物,今又停于皇宫之中,故其潜入皇宫欲行刺未来人或盗其所物也。”

曹操听了一拍大腿道:“此话对矣!本相也认为刺客未必行刺天子,实为未来人之物而来也。”他转头对周围的其他人大声道:“传本相的话,此潜入皇宫之人非行刺天子,实乃觊觎未来人之物,现已被铲除、已无后顾之忧。”说完仰头哈哈大笑着离开了皇宫。

曹丕这一夜也没睡觉,原来行刺天子之事确实是他所为,所以今天他整夜提心吊胆害怕行动失败导致自己的计划败露。

原来当他知道未来人来许都是要助大汉天子一统江山之事后,他害怕将来自己坐不了江山,于是他惶惶不可终日,成天唉声叹气。他的这些反常行为被自己的贴身侍卫王志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这王志宇原先是袁绍手下一员大将,后来担任袁绍的贴身护卫,在官渡之战时袁绍被曹操打败后,此人和张郃一样,忠勇无比拼死保护袁绍,后来被魏军俘获后他俩宁死不降。

曹操听说后非常爱惜这样的忠义之士,亲自给其松绑并邀请他俩归顺自己,最后是曹操的礼贤下士的诚心感动了他俩,后来他就和张郃一起归顺了曹操。

后来张郃成为了曹操的大将,而曹操就让王志宇他来负责自己的贴身护卫,由于他的武艺高强,做事谨慎而且忠心耿耿,所以深得曹操的信任,后来为了世子曹丕的安全,忍痛把他调派给了曹丕,此人经曹丕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又让其担任他的贴身侍卫。

看到曹丕整天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王志宇悄悄的问曹丕是何事所为?曹丕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兄弟义气同丢命 曹操暗斥幕后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