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从艺术家开始>第212章 青出于蓝胜于蓝

啊,说的是这事呀。

老人的话,也让白叶等人啼笑皆非。

不过紫砂壶的产量确实不多,一方面是白叶等人,有意识地控制了数量,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白叶忙呀,不可能兼顾太多。所以现在,紫砂壶工作室,基本是黄子玉在负责。他一个人,一天能做三把壶,也算是有效率。

不要说等一个月,有些人的订单都排到两年后啦。

但是埋怨归埋怨,却没人愿意取消订单。因为大家清楚,精品紫砂壶出货越慢,就意味着它的价值越高。

这个就是垄断的好处,没有竞争对手,又是自己制定的标准,肯定是所向披靡。

在老人的“指责”下,白叶含笑不语,更没有表态说,安排老人插队什么的。他知道,这只是玩笑。有些人更讲究“风骨”,如果他把玩笑当真,说不定适得其反。

这也是事实,一阵轻笑之后,几个老人就转移了话题。

“你的壁画,完成了吧?”虞蒿问道。

看到白叶点头,虞蒿脸上的笑容,又浓郁了几分:“行,过几天有空,我去看一眼。我要对比一下,上色之后的壁画与没上色之前的白描,这其中的差别多大。”

“或许会让你失望。”白叶连忙打预防针。

要知道在上辈子,他只见过白描的八十七神仙卷,给白描上色,是他自己的审美,虞蒿未必会欣赏。

“不要妄自菲薄。”

旁边一个老人微笑道:“你以前学的是油画,尽管不想承认,但是油画专业对色彩的掌握力,要比传统国画强一些。”

“这话我不爱听了。”有人开始反驳:“工笔画的浓艳色彩,不见得差呀。真正比较起来,不输于油画。”

“你别抬杠,要客观看待问题。”

老人哑然道:“要老实承认,工笔画的突破、进步,也离不开西洋画的养分。”

“谁不承认了。”

反驳的人道:“我们华夏文明,向来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集百家之长,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再独树一帜,内核没变就行。工笔画是这样,难道油画不是这样吗?你敢说油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没有汲取其它画种的养分?”

这倒是事实,其他人点头没有反驳。

见此情形,那人自信道:“更何况我相信,青出于蓝胜于蓝。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工笔画的造型、色彩水平,已经不输于油画了。”

“真的么?”

听到这话,老人笑了:“既然如此,要不要比一比?”

“行,怕你不成。”

两个老头站了起来,吹胡子瞪眼,好像擦起了火花。

但是旁边几人,却乐呵呵地看热闹,没有阻拦的意思。相反,还有人推波助澜,兴致勃勃呼喊叫人。

湖上泛舟的一群人,听见了叫唤声,也连忙划船回来。听说了这事,也是饶有兴趣,立即去准备啦。

不过……

这不是国画圈子吗?

为啥两个老头,搞起了油画与工笔的对立呀?

在这忙碌的过程中,虞蒿也察觉了白叶心中的惊讶,顿时找了个空隙解释起来:“说油画好的,那是最近手痒,学起了油画,也就是学了两三个月,大概觉得自己有成绩了,忍不住显摆。”

“大家知道他的心态,就干脆顺水推舟,做个游戏。”

虞蒿微笑道:“说白了,就是绘画技法的交流、探讨。一会儿,你不要光看着,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感悟,记得要大胆说出来。这种场合,不需要什么顾虑,越积极越好。”

“嗯!”

白叶若有所思,慢慢点头表示明白。

融入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彰显自己的本事。对于有能力的人,别人纵然未必喜欢,但是绝对不会小瞧轻视。

湖泊旁边,也有一排排小别墅,那是造型不同的建筑。

一行人走进其中一栋建筑,进门就是宽敞的空间,里头是各种绘画的工具,仿佛专门的画室。

大家张罗,又是搬桌子,又是铺画纸。

摆笔、调和颜料,各种热闹。

十几分钟过去,一切准备就绪了,两个老人才欣然上前,先是以言辞攻击对方,各种揭对方的短。然后呢,再告诉对方,自己有多么的厉害,信誓旦旦的表示,对方肯定会输,赶紧弃笔投降。

嘴炮一番,众人看得欢乐,连白叶的嘴角,也忍不住上翘。

也难怪俗话决说,老小孩老小孩,果然有些人年纪大了,仿佛顽童一般,爱玩爱闹。

当然了,两个老人家也知道,单纯靠嘴是赢不了对方的,所以“热身”三分钟,就哼哼唧唧止声,打算手下见真章。

画工笔的,画纸铺在桌上。

画油画的,画布夹在架上。

两个人同时拿笔,表情立即变得认真,带着严肃的神态,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

由于时间的限制,两人肯定不会创作大尺幅的作品,而是不约而同选择了小品画。

至于题材,自然各不相同。

工笔画,选择的是虫草。油画,选择的是一片草地。两个人在靠窗的位置,外面就是植物园,取景倒是十分方便。

众人默不作声,隔开了好几步,在两人的身后观望。

白叶注意到,由于画笔的不同,两人的动笔动作,对比很鲜明。一个以勾勒为主,一个以刷涂为主。但是他们也有个共同点,就是笔法很细腻。

不久之后,工笔画的老人率先


状态提示:第212章 青出于蓝胜于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