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鬼谷两千年>第39章 鱼肠剑

“噢,你们是怎样做到的?”王诩也替他高兴,拍着他的肩膀问道,

“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我和钟离泉揣摩了好久,试着将铸造炉加高,由矮炉变成竖直的高炉,结果温度提上去了,然后就成功了……”欧冶子开心得象个孩子,手舞足蹈地侃侃而谈着。

从他眉飞色舞的表情王诩断定,他们必定是经过了一番长久的刻苦钻研。要知道冶炼炉的改变,也就说高炉的出现在冶炼史上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意义非凡。

有时候,成功与否往往就差着捅破一层窗户纸,并且这种成功所获得的快乐也最让人振奋。

“还有,老师你看这是什么?”钟离泉从背后伸出手来。

一把剑呈现在王诩面前,剑长七寸。说是剑,倒象是一把匕首,不过那时无论是匕首还是长剑一律称作剑。

厚薄仅约两分,与围棋盘的厚度差不多。

剑身上雕刻着弯弯曲曲的精致花纹,通身闪烁着银亮夺目的寒光,王诩分明感觉到剑中散发出一股令人生畏的煞气。

“铁剑?”

“是!”钟离泉点头道,“铸好棋盘后,欧师兄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铸炼一口铁剑,于是我们一起动手,炼废了几十口才得到了这一口……”

王诩接过短剑掂量了掂量,入手极轻。他仔细地端详着,又轻弹剑身,铮然一声龙吟响过,立刻感觉全身涌上了一股雄浑的力量。

“好剑!”王诩由衷赞叹了一句。

别小瞧这把铁剑,它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把铁剑,这在铸造业上是一次颠覆性的进步。两大铸剑高手联合出手果然非同凡响,一下子让铸剑技术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可有名字?”王诩问道。

“它太短了,象鱼肠一样,所以我们给它取名为鱼肠剑……”欧冶子答道。

这就是鱼肠剑?王诩暗暗吃了一惊。

因为鱼肠剑在历史上鼎鼎大名,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号称勇绝之剑,拥有它的人会勇气倍增,无所畏惧。

“老师,我们炼的第一把铁剑送你了……”正沉吟着,欧冶子道。

“送给我?”王诩疑惑地问了一句。

“是的,老师。”欧冶子肯定地答道,目光中闪过了期盼与忐忑不定,据说这么多年来王诩从来没有要过弟子的什么好东西。

王诩想了想,收起了剑:“如此为师笑纳了。”

他并不是贪图弟子们的东西,而是这口绝世好剑大有用处。

“太好了,师父收下了!”两人兴奋地击掌,笑逐颜开。

……

铁棋盘制成之后,王诩又命弟子采来黑白颜色的山石做成棋子。

一切准备好了,王诩将弟子们召集在一起。

“饱食终日,不如博弈。”他将孔子的话搬了出来,“今后大家在学习之余,可以下围棋。”

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的专诸和欧冶子等人对这种文雅的东西不是很感冒,但孙武、要离、申包胥等人却欢呼雀跃。

当即,王诩讲解了行棋规则和基本招法。

那时不象现在,围棋采用的还是座子制,就是开局前先在四个星角上摆上两黑两白四个棋子,美其名曰“取坤象于四方,位将军乎五岳”。这样做有利有弊,好处是先有了根据地,弊端是限制了变化。

而且与今天的黑棋先行不同,古代是白先行。

王诩做出改变,直接将目前使用的十五路棋盘升级为十七路棋盘,这样增加了争夺的空间,难度更大,变化更多。他又大胆地全部采用现代围棋规则,不座子,黑先行,贴目……

然后,他将围棋并入杂学堂,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

围棋的出现,立即激发了弟子们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棋道热潮,

除了专诸廖廖几人外,大部分人乐在其中,研学或劳动之余便来上两局,甚至于有些痴迷的弟子借着月光松下落子有声。

……

转眼之间,就是深秋。

在王诩的授意下,弟子们在屋前屋后和山坡上开辟的田地和菜园逐渐形成了规模,田里种植那时就有的麦子、水稻、、粟、谷类等农作物,菜园里种植白菜、萝卜、山药、大葱等蔬菜。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

王诩专门设计了三脚耧车,交给欧冶子和钟离泉制作。

三脚耧车本为汉武帝时期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有三个耧脚,装上盛放种子的漏斗,用耕牛驾之而行,既犁地,一次性又能播种三行。

王诩移植过来,并加以改造,巧妙地变成两脚耧。又设计了水车灌溉农田,设计了水杵用于舂米脱粒,提高了庄稼的产量和农事效率。

除此之外,王诩还别出心裁地建立了畜牧场,养殖鸡鸭牛羊等牲畜。如此自给自足,弟子们温饱问题彻底解决,荤素不缺。

其它无法耕种的地方,栽上桃李杏等果树。

至于食盐、衣物等一些日用品,定期派人到附近的津城购置。

所需要的钱财来源于两处,主要通过出售剩余产品获得,还有一部分来自于那些富裕的弟子主动捐赠。

王诩感觉已经植入了不少现代的东西,估计若干年后考古学家发掘云梦谷时,又得因为发现一批神奇的文物而激动不已。

好在他注意分寸,只是对一些生活上或者科技上不起眼的东西做了细微改变便适可而止,而且王诩还掌握原则,利用的都是一些时间很近的发明,不至于产生蝴蝶效应对历史造成较大的


状态提示:第39章 鱼肠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