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仙此时看向清净和尚,觉得这老和尚传授这种功法是不是故意是在坑自己?
“老前辈,那你呢,入了第几重境界?”
这句话小半仙是想试探一下,老僧有没有练,如果连老僧他自己都没有练这肯定是在坑自己!
清净和尚老脸一红,重重咳嗽一声。
“现在是在教你,专心一些。”
小半仙一听就明白了,敢情这老和尚也不是童子身,这都什么世道!
“你自己好好领悟吧,老衲可累了,要休息了。”
清净和尚又跟小半仙具体讲解了一会,打了个哈欠。
“多谢老前辈了,我仔细琢磨琢磨。”
小半仙开口回应后,就在想要不要练这破功法。
而清净和尚回到房中,还不忘将门关上,很快房中就传来他的鼾声,听着他的鼾声小半仙也闭上眼。
四周变得静谧,这个时候连最后一波秋虫也已经死了,皮肤暴露在寒冷之中。
小半仙心也慢慢沉静下来,似乎五感都变得敏锐起来,连一片落叶落下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小半仙还是按照清净和尚所教的心法,渐渐的他进入到一个纯白的世界,小半仙身在其中,心也变得跟这世界一般,心中空荡荡,却又好像被装满,但脑中却再无其他念想。
天色已晚,清净僧在屋内打着呼噜,小半仙似乎没有被呼噜声打扰到,只是盘腿坐起,进入修炼状态。
在屋外盘膝打坐的小半仙深吸口气后,运转体内灵气,按照小周天功法将天地灵气融入静脉之中。
此时小半仙的表情无悲无喜,像是那些臭老道悟道时的表情。
小半仙双目闭合,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此功的法决。
坐下来的时候,小半仙仿佛觉得自己也只是一只蚂蚁。
从前小半仙总认为一般人在这个世界是走了平坦的路,现在小半仙学习佛道后才知道了艰苦之道。
小半仙想了想,觉得也许只有传说中的黄帝能够用仙丹飞升,而自己这种凡人还是先在红尘之间锻炼凡胎,进一步研究成仙之路。
今后应该向蚂蚁看齐,要做到平坦与艰苦都能平等才好。
行于尘世中,不愿纠结于凡庸俗事之中,远离那些纷争与抱怨,极怕自己被世俗所浸染。
迫不得已,热情如火的自己,必须修正姿态,让骨子里的热情变得不那么张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打开是尘世烟火,关上是云水禅心,禅如一朵花,开在心中,会让生命豁然开朗。
以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简单来生活,快乐就会一路相随。
如烟的岁月里,有些事,终是要等到隔了万重山水,隔了岁月,才能悟得透,看得清。
岁月因为经历而沧桑,生命因为懂得而美丽,过往之后才明白,万事不可过分强求,只求心安理得即可。
对于修行者而言,“觉“不是一个终结,也是相对的开始,因而,小半仙现在所体验到的空,不是虚无的空,而是人和一切事物任运无碍的圆满。
半个时辰后,小半仙才睁开眼,目中若有所思。
他兀自沉浸在这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却不知清净和尚站在了他的面前,清净和尚手抚长须,见小半仙灵台出隐现佛光,心中宽慰,或许这次他那老友终有传人了。
这小子竟然一夜之间就得窥第一重门径,不得不说悟性极高。
小半仙这一入定,再醒来时天色已明,清净和尚手持扫帚正在清扫院中落叶。
“醒了?”清净和尚拄着扫帚问。
“从未睡得如此舒坦过。”
小半仙开口回应了清净僧,之后还伸了个懒腰,精神奕奕。
“那就起来打扫院子,这种事难道还要老衲这个老人家做吗?”
清净僧也不客气,直接开口让小半仙去帮自己打扫院子。
很多新人作品,情节也算跌宕起伏,节奏也对,创意也可以,金手指也不错,但看着就是觉得不够味道,没有那种感染力,代入感较差。那么,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角色的人物性格没有形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人对着电脑,只不过是在努力写出自己心里的情节罢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顾不得太多的方面,主角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作者自己的行为模式的反应,缺失人类性格的共性。所以,这种作品,只有和作者类似人格的读者才好喜欢,更多读者的在认同感方面远远不够。认同感不够,就谈不到代入感了。
那么,什么叫人物性格形成了呢,一旦给一个角色赋予了特定的性格,那么这个人物的种种表现就会符合特定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个人人格。说白了,就是一个角色特定的思考问题、说话办事的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而言,相似的情节,不同性格的主角,可以演绎出截然不同的感觉。而作为粉丝级的读者,能够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预测出主角的一些反应来。为何?因为角色的人物性格形成了。就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办公室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很多人马上就能推断出这是某个同事干的。推断结果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是大家推断的依据就是对别人人物性格的认知。
举个例子说,有一个主角,加入了某个团队,帮派也好,学院也好,这个影响不大。角色面对了一个超级天才,这个天才高高在上,一个手指就能碾死主角。主角因为某种原因得罪了天才,天才出现在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