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无敌原始人>第一卷 筑城 第七十二章 蔡伦与族谱的关系 (已校对)

围墙的地基,在地下部分修建好之后,露出地面的这一层,众人搭建起来比较缓慢,王天也不催促,直接交给瘦头陀。

让他自己去摸索如何才能做好,慢一点或者搭得不好,大不了扒掉重新砌就好了。

倒是在一旁看着的巫着急的不行,他急切的想要早点进行人口_交换计划。

因为王天告诉他执行这个计划的前提条件就是围墙的修建完毕,在有了围墙的保护之后,部落才有能力守住盐矿,守住部落的洞穴。

食盐的魅力在于人们习惯了食用它之后,再让人去吃不加盐的食物将会很难接受,在中国的历史上,盐一直都是爆利的代名词。

巨大的利益与食盐不可或缺的属性,这是交易的基础,是和平扩张计划的保证,也是风险所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的话:“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300%的利润,,,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这样的爆利足以使任何人疯狂,从而失去理智,自然就可能为部落带来灭顶之灾。

随着王天和部落众人的努力,天龙部落将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像食盐和陶器这样让人疯狂的财富,在创造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必须提前想到怎样才能守住这些东西的办法。

否则这些东西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必须保证能够双线并行,齐头共进。

经济强大和军事落后,如同后世的满清政府,肥而不壮,富而不强,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西方列强的眼中,不过是一头退了毛等待自己宰杀分割而食的白条猪罢了。

为此王天才将城墙的建造,以及弓箭弓弩的研制放在发展农业和通过贸易获取财富的前面。

后世太祖爷爷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一切活动的基本保障,真理永远都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对于巫的激进,王天耐心的跟他讲解其中的道理,王天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部落里最激进的那个人已经不在是他自己,话说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为了转移巫的的注意力,王天把话题转到了麻布的制造上来。

王天拿出他那一条最后的家当:底_裤,有点不好意思的递给巫:“巫你看这是布料,他就和兽皮一样,可以让人穿在身上,同兽皮一样可以御寒保暖。

对于“布”这种东西,巫其实早就研究过了,王天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因为身体变小,他所穿的那套“古代”工作服,现在就交由巫保管。

对于这种薄薄的通风透气的布,在巫的认识中,还仅限于这是用来制作“围裙”的材料而已。

他可没有将这种薄薄的布,与御寒保暖,扯上任何关系,对于布的认识,更多的理解成他祭祀时头上插着的羽毛。

巫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了一种法器,一种与天神进行沟通的物体。

所以当王天告诉他,部落以后要开始生产这种能够御寒保暖的材料时,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在他看来御寒保暖,有了兽皮就可以了,对于王天说的天气热起来之后,可以使用这种较薄的布料做衣服,也有些不以为然。

天热的时候用来做衣服?竟然热那直接不穿得了!这样不更凉快一些吗?但之后王天了一句话,却将他的观念彻底改变。

其实王天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明确的告诉他,布匹以后可以像食盐和陶器一样,与别的部落进行交易,也能成为获取人口的重要物资。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布匹是一直作为法定货币的存在。

王天的这个说法无疑直击巫的心坎,在王天把话说完之后,他就已经在开始后悔过早的将人口扩张计划告诉了巫。

巫对于围墙修建的急迫,对于食盐、陶瓷、以及现在布匹的关注,全都源自于对部落人口扩张的渴望。

这个为部落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到部落人口不断的发展壮大,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部落才能够在原始时代走得更远。

王天担心这样下去,巫迟早会魔障,刚把巫从围墙想到的部落扩张计划中拉了出来。

一转眼,又抛出了一个布匹人口扩张计划,这不是要加重巫病情的节奏吗?

王天也只能表示,自己对此也很无奈!

部落里几个大肚子的孕妇,已经抽取了一部分的植物纤维出来,在观景台上堆着几堆剥去了植物纤维的烂草叶子。

王天原本想把这些垃圾让人丢到沤肥坑里去,但当他看到里面还有许多未抽取完全的植物纤维后,改变了主意。

这不就是很好的造纸原料吗?织布取麻的同时顺便来个搂草打兔子也挺好,反正什么都不耽误,最起码也可以先做出擦屁股的草纸来。

王天已经受够了用树棍,树叶,用石块……日子!

安排几名大肚婆在观景台上架上大锅,按照王天吩咐的步骤,将这些杂草放在锅中煮了起来。

制纸的材料有很多,什么树根、树皮、渔网、竹子都可以,只要能从中提取到植物纤维,就都可以当做造纸的原料,不同的材料,制作纸张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就像是拿竹子当做原材料的,除了沤制腐烂的时间会比较长外,等到后期处理的时候,还需要重复的捶打,使竹子中的纤维能够更加容易的分离出来。

但是对于这些柔软的绳草来说,就可以


状态提示:第一卷 筑城 第七十二章 蔡伦与族谱的关系 (已校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