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铁血悲情扈三娘>213 三娘火眼逛夜市

213三娘火眼逛夜市

大名府东、西、南、北、中五街,各有一个夜市。因为天气转暖了,夜市也热闹起来。夜市在扈三娘当知府前就有,可那时因为收费较高,管理又混乱,因此并不景气。扈三娘执政后,减少了税收,加大了管理力度,人气旺了,税收总额反而高了。

扈三娘最爱逛的是中街的夜市,离的近,东西最全,人气也最旺。白天,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消遣。吃完晚饭,穿上便装,出来溜弯,一会儿就来到了夜市。

中街的夜市宽约20米,长约300米,南北透通。东西两侧的杆子上悬着灯笼,约5米一盏,120盏灯笼将夜市照得好似白昼。80岁的老太太在灯光下,也能穿针引线。

卖的东西几乎应有尽有。概括起来,也不过吃、喝、玩、看、用五个字。

吃的东西很多,熟食就有:炒花生、烧土豆,麻腐鸡皮东坡肉……

喝的东西也不少:冰糖水,酸梅汤,铁观音茶水和豆浆……

玩的东西有:大铁圈、七巧板,光滑桃核九连环……

看的东西有:唐传奇儿、宋话本儿,张择端画的小人儿,赵佶写的瘦金体儿……

用的东西:绣花针、抠耳勺,老头拐棍痒痒挠……

扈三娘边走边看,偶尔也买一点东西。她的身后悄悄地跟着林四娘,保持着一定距离,万一有什么事儿,就冲上去。逛了五六次夜市,什么事也没发生,扈三娘笑她是跟屁虫。

林四娘笑说:“虫比屁强。虫不臭,屁臭!”

扈三娘反唇相讥:“有一种虫叫屁屁虫,比屁还臭。”

“屁屁虫原本不臭的,是你放屁把它给熏臭了。”

“别说了,再说我们都成了又屁又虫了。”

二人说说笑笑,又去了夜市。两个女人,看什么都挺好奇的,每逛一次,都会买回一堆没有用的东西,随手就送了人。这一次,她们约好了,每人只带二两银子,想买多东西也买不成。

越到夜里,扈三娘的眼睛越亮,林四娘管她叫孙悟空——火眼金睛。林四娘的眼睛也很尖,心更细,因此,二人买了很多次东西,从来没有上当过。

她们并不穿官服,那时也没有电视可以露脸,又是晚上,没有人认出她们是谁。只觉得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媳妇与丫环,出来逛夜市而已。

北宋末年,风气比较开化,结了婚的女人,并非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到了南宋中后期,朱熹那帮理学家们,喊破了嗓子叫嚣:“饿死是小,失节事大!”女人们渐渐地裹足不前,竖起了贞节牌坊。

皇上赵佶就是挺开放的人,不然就不会泡李师师。那时的女人,虽然不是个个潘金莲,敢爱敢恨的女人还是不少的。因此,逛夜市不仅是男人权利,女人也照逛不误。比如,大名鼎鼎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后会写到她)就常去市上买东西,当然也逛夜市。

扈三娘在一处卖书画的地方停了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正大展示一幅字,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眼球。

那汉子叫道:“告老还乡蔡太师书写的《千字文》,真是难得一见,一千个字只要50两银子,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美事!苏、黄、米、蔡四大家,字字千金呢!谁买谁捡漏,一辈子都吃肉!”

扈三娘眼睛一亮,她不喜欢蔡京的为人,却喜欢他的字。在宫里面,她多次见过蔡京的字,比较熟悉。蔡京那时老巴结她,还专门给她写过两幅字。

“这是蔡太师的字吗?”一个老者拄着棍上前问。

“绝对是蔡太师的字,假的一两银子不要,送你10两银子。”汉子大声说。

“蔡太师的字一字千金,你怎么能得到他的字?”

“赶巧了。我的一个姨在蔡府包了十多年包子有功,离开时蔡太师就送了她《千字文》。若不是我姨病了,也不会拿出来卖。就算卖,也不会这么贱卖!”

扈三娘左看右看,觉得是真的。想买下来,一掏口袋,里面只有一两银子。

“我买,能不能等我一阵子。银子不够,我派人回去取银子。”扈三娘上前说。

“那得看等多长时间。久了,有人买,我就卖。”汉子说。

林四娘会意,跑回去取银子。老者上眼,又看了一遍,让随从拿出50两银子来,笑道:“我先交银子,这《千字文》归我了。”

扈三娘特别急,又没办法,总不能阻止人家买卖成交。她买这字还有另一层意思,因哥哥马上过五十大寿了,要送给他当生日礼物。扈成特别喜欢字画,对苏、黄、米、蔡四人的字,没有不喜欢的。

林四娘回来,黄瓜菜都凉了。老者已经把那幅字买走了,只能叹一口气,怨自己没带足银子,字画捡漏的机会稍纵即逝。

扈三娘怅然地往前走,感到口渴,买了一碗酸梅汤喝,特别解渴。来到一处卖小玩艺儿的地方,停止了脚步。那些东西都是玉石雕刻的,虽然材料一般,但雕功还不错。

三娘拿起一只玉狗问:“这个多少钱?”

卖东西是两口子,都三十多岁的样子,女的说:“三个一两银子,一个半两银子。”

“你这料子很一般,怎么卖这么贵?”

“料子是一般,可功夫没少下,半两银子还是值的。”男人说。

“这狗舌头怎么伸这么长?”

“我这雕的是三伏天的狗,太热了,伸长舌头喘气呀!”

一句话,把扈三娘逗乐了。掏出银子,买了一只。忽然


状态提示:213 三娘火眼逛夜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