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扫描之道>第139章 听天由命
官老爷找谁?”吴小鹏高升后的新晋侍卫长吴海病体初愈,初次上岗,强打精神介绍道:“玉门令吴大人视察,你等小心侍候!”

随从将吴意绞尽脑汁画出来的现代连弩图样交给牛铁匠,询问是否能依样制作,牛铁匠接过来仔细看了一下,恭谨地回答:“小民不敢说。”吴意鼓励道,“直说无妨,言者无罪!”

牛铁匠小时候跟着父亲学艺时曾经帮着制作过这种弩弓,当时按照户部将作司交办的任务赶制了千余副,不过后来听说在战场上实战效果不是很好,射程比弓短一般不说,杀伤力也比弓小很多,特别是机簧弹片及连括等部位和零件极容易磨损,往往发上两三轮整张弩机就散架了。

如果不是连弩制造使用中的这些实际困难,也不至于消失于战场,让弓成为远程攻击主流武器,这些吴意早有心理准备。

吴海见那牛铁匠谈起本行技术来说个没完,打断话头问道:“简单点说,问你能不能做出来?”牛铁匠斩钉截铁地说:“能!只是有些机括没见过,不知道什么用途,也不知道什么材质,搞清楚才能做出合用的零件。”

“另外还有部件图,材质、规制都标注的清楚。”吴意亲自答道,“阳关城内所有匠户每天能赶制组装多少把这种弩弓?”“俺们阳关匠师大概就百余人,加上学徒有五六百人的样子,分工赶制的话,刚开始三天可能慢点,材料充足的话以后熟练了估计每天能组装五十副左右。”牛铁匠一字一句斟酌着,慢慢说道。

沿着校军街一直往西,都是匠户们的集中聚集点,而且是阳关城中比较繁华富庶的地段,这个年代就是这点古怪,有社会地位的不一定有钱,有钱的还不许穿绫罗绸缎,有点脑体倒挂的意思,匠人们在户部落了专门的匠籍,祖祖辈辈只能从事工匠职业,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做官参政,某种意义上讲,地位还不如耕读传家的农户。

不过倚仗手艺吃饭,多少可以来点活钱,生活比从地里刨食的农民还是过得富足一些。

吴意大笔一挥,从校军街至涵闸段千余亩土地就划为军管区,作为总参谋部军械科学司直属的产业,按市价买下匠人房屋的地契,还无偿让他们居住,匠人们也很雀跃积极。

陆续从其他两府一州赶过来的匠人也将在这里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后续的事情就是集中每个匠户手中的小型工坊机械,统一规划建设,形成规模化军械加工制造基地,白手起家,也只能利用现有条件了,军械的供应必须自给自足才能不受制于人。

正午时分,冒着秋日燥意十足的骄阳,吴意又来到阳关城南三十里处的一处露天铁矿,很有点前世电视新闻里领导下乡视察的派头。

延夏传承数百年的铁矿石冶炼方法称为“块炼法”。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民间俗称“生铁”,也就是延夏各个铁矿生产出来的最终成品,生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各地匠户购进生铁后,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再制作成铁质器物。

匠户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百炼精铁。这种百炼精铁相比一般铁器而言组织更加紧密、碳分更加均匀,适用于制作精品武器,有一些匠户于无意间也能偶尔打造出杂质极低的千炼精铁来,这些千炼精铁打造出来的兵器,就是当世一些绝世神兵的唯一生产渠道。

吴意也看过所谓武将珍藏的绝世神兵,以他强大的第七感神识观察,其实就是后世炼钢厂出炉的钢。只不过组织更紧密,含碳量接近于百分之一二,而且硫、磷等杂质去除得比较彻底。

所谓的百炼精铁,就是匠户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生铁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很多次,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精铁。百炼精铁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品质大大提高,相应的也就增加了人工工时成本,所以宝刀宝剑可遇不可求,无法大规模量产。

延夏军中制式武器,其实就是用生铁制作,硬度极大,韧度和延展性很差,强力碰撞容易折断,就是这种冶炼水品,也远远超过周边国家,蒙真人使用的弯刀的制作原料,很大一部分是延夏各个铁矿流转出去的“块炼铁”。

结合依稀记得的一些简单冶炼技法,吴意向负责铁矿的将作司官员传授了炼钢技术“炒钢法”,因为将作司一直以来由吴意的三叔掌控,这个官员也是吴家家将被委任在此负责。这是在生铁冶铸技术的基础上升级钢铁质量一种炼钢技术。

其基本方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技术。在既没有检查仪器,又没有度量工具的条件下,这应该是唯一提高钢铁质量的方式了,只要铁质刀剑武器等能够比以往锋利度、坚韧度提高一点点,就能够化为战场上巨大的优势。

当然,吴意还把记忆中顶部吹转炉的图样和制作方法一古脑画出来交给这位吴姓官员,期盼


状态提示:第139章 听天由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