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过去了,也没有淖妹的消息,董国相正在考虑要不要再去鲤鱼村看一看,看淖妹回家没有?
董国相正在考虑淖妹的事,张内史来了,要向他汇报工作情况。
张内史点头哈腰了两下,然后说:“调查情况进展不顺,要别人提供证据,别人还有些担心报仇,一时还拿不到证据。”
董国相叫张内史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只要是事实不用担心找不着,只是时间问题。
两人正说着,守卫报告说有位叫淖妹的姑娘求见,问董国相见不见?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还没去找你,你自己找上门来了。看来淖妹是想通了,要告刘建了不成?
董国相捋了捋长须,回应道:“马上叫她进来。”
见了国相后,淖妹跪在他面前,递上状书,说:“国相,我是草民淖妹。我要状告太子刘建草菅人命,无中生有,逼迫别人喝毒酒,是个杀人犯。请国相依法办事,将危害百姓的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不是绑架案,怎么成了杀人案了?
董承相疑惑地看着淖妹,希望她抬起头来看一看。可是淖妹始终不抬头,只是递着状书。董国相没办法,只好接过状书,先没说什么,只是认真地看了起来。
一看才知道,是刘建不准三个男人爱淖妹,制造出的案件。
这样的事,淖妹肯定是不会胡编乱造。但董国相还是不相信地问:“淖妹,你所说是事实?”
淖妹回答是,并发誓,以性命当保。
董承相一眼就看得出,淖妹的表情不会是说假话。但董承相还是提醒道:“你可要知道,如果你状书与事实不符,那可是诬告。你要是诬告,可是要坐牢的。”
淖妹说:“知道,国相你放心,我的状书事实真实,没有半点虚假,要是有假,我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听了淖妹果断的回答,国相就传令,叫廷尉派人马上逮捕太子刘建,将他打入大牢,等待法律的制裁。
董国相对刘建的绑架案,已经是深恶痛绝。他一国太子,却目无大汉的律法,目无下层百姓,草菅人命,这些天来一直想惩治他。只是没有找到当事人淖妹,没有办。今天机会终于来了。
抓人的事,要廷尉组织实施。董国相叫来廷尉,要他们组织人员,把刘建打入大牢。
“国相,这事大王知道吗?”
廷尉一看大王不在场,估计大王是不知情的。你国相下个命令让他们把刘建抓进大牢,也不与大王商量一下,到时候大王怪罪下来,不落到他头上来?
董国相猜到廷尉是怎么想的,就不让他去抓人。董国相对现在国相府的情况了如指掌了,他知道叫不动廷尉,就不叫他了,他改口了。
“张内史,你叫上陈武,你们两个把刘建打入大牢。”
廷尉一听,是要撇开他廷尉了。他一国相撇开你廷尉,你廷尉也是没办法的。廷尉细想一下,毕竟是在国相做事,真要得罪了国相,那这碗饭也不好吃。何况现在廷尉以上官员是朝廷任命的,他国相说你不好,朝廷恐怕也就听国相的了。
“董国相,不是我不想去,我只是想,要不要先大王通一通气,这样会不会好一点。您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就不跟大王说,抓人的事还是我去吧。”
董国相知道,有些事跟下属商量是没用的,你就要拿出办法来说话,让他不得不做。
就这样,也没经过大王的同意,刘建就被廷尉抓了起来,并关进了大牢。
把刘建打入大牢后,董国相先找王后。他带着何乐女,去见了王后去了。
王后一看何乐女来了,以为要为她演奏曲目,先叫侍女热情上茶。
可是,董国相先问王后:“王后啊,我送你的儒家竹简,你是否看过?有看不懂的吗?”
董国相为了把儒家思想在王府好好传播,他先让王后学,王后学了后,带领后宫的嫔妃们学,这样就易容传播他的儒家思想。所以董国相,就送了一套给王后。
说到董国相送来的儒家思想,王后责怪国相:“哎,你也不早点送这套书我看,我要早看了这套书,就知道怎么教育我儿子。只怪我那时不懂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把太子刘建带的娇生惯养,以至犯了不少的错。”
不用董仲舒提出刘建的事,王后自己提出来了。
进入了主题就好,董国相接过话:“孩子们犯错不可怕,就怕犯了错之后父母心疼他,以至于袒护他。你袒护他一次,他就觉得犯了错也没事,有父母袒护着。所以啊,太子不知道什么是错。”
王后想来,以前就是这样对待太子的,真是后悔不已。
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现在要改变他就难了,王后就叹气:“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相信你不会不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真有王子犯事了,我将他打入大牢,你还会袒护他吗?”
王后进入了董国相的思维中,也不知道董国相的话是另有所指,直接回应:“我还袒护他,那我这个做母亲就真不称职了,我不但不袒护他,还要你们严格要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董国相相信王后说的是真的,但还是要确定一下,他深邃的目光看着王后,严肃地问:“你说的是真的?”
看到董国相这样的表情,王后预感到了什么,便问了:“是不是太子真的犯事了?”
董国相没再吭声,还是看着王后,那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