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日不落盛唐>第三百九十七章

这也是李文渊此次敢于正面硬接薛举和李渊联军的底气所在。但是,如果战争陷入到相持阶段的话,那么新招募的这十四万新兵便要紧急的作为前线军队的补充兵,而且随时准备填上前线军队因伤亡造成的人员缺口之中。

这样做,李文渊虽然心疼,但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毕竟薛局都已经摆明了态度要跟自己梭哈,堵上了李唐自己的国运。那么李文渊自然也不能在面子上落了下去,不过是既然李渊你想要赌一赌国运,那么咱们不妨就真的硬碰硬的干上一场,看看这天命到底在谁的那一边。

但是李文渊虽然已经做好了和李渊与薛举的联军在金城郡的边境上好好的大战一场的准备,但是毕竟薛举手下的西北汉子们在打起仗来却是着实拼命的很啊,至于李渊手下的军队更是在李世民的调教之下,士兵们都是士气高昂,在作战起来的时候的勇猛也是丝毫不逊色于薛举手下的那些士兵的,在战场之上李渊的唐军们也都常常使出以命搏命的打法来让对手胆战心寒。

所以说李文渊虽然对自己手下的军队也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也对自己亲自点的庄伏狄和张君泰这两名久经战阵的这两名大将很有信心。但是毕竟面对的是在中原地区之内可以说的上是排的上名号的两大势力的联合进攻啊,这让李文渊无论如何也不敢小看了对面的敌人。

所以李文渊自己坐在敦煌郡中的府邸之中,越想着事态的发展,便越是心中没底。所以李文渊每天的脾气开始变得是越来越暴躁,尤其是到了前几天的时候,李文渊甚至接连两天水米未进,嘴上生起了大量的水泡。秋娘在一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便也是劝李文渊走出敦煌郡,亲自到西域八郡这个核心区域之中好好的去实地视察一番,也好让李文渊更为直观的了解到自己手中究竟掌握着多么强大的暴力机器,同时让李文渊直观的感知一下自己手中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

对于别人的话,李文渊可以选择不听,但是对于秋娘所说的话,李文渊却是没有那个胆气将其当做耳边风的。于是只好是欣然应允了,随后在在秋娘的陪伴之下,李文渊离开了敦煌郡。

这次出巡,其实对于李文渊来说算得上是十分的突然的,乃至于事先都没有做好任何的规划和准备。只是在秋娘提出来这个意见之后,李文渊便是当即被秋娘拉着换了常服,随后便是直接从自己的府邸的后门离开了。李文渊之所以敢这样的突然出巡,不通知任何人,完全是因为现在的西域在短期内离开了他李文渊也还可以正常的运行的。

思来想去,李文渊最终还是决定再次返回到前不久自己所在的武威郡去,毕竟武威郡在开战之后便是前线了。此时这一路上游山玩水的视察过去,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决定好终点站在哪里之后,李文渊便和秋娘便是带着几名得力的夜枭,以及至今为止仍然还在李文渊身边服侍他的那名家臣,名字叫李治。这倒不是李文渊的恶趣味,刻意的取了一个李唐未来的某位皇帝的名字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的。先前咱们曾经提到过李文渊在给自己的家臣起名字的时候,参考的便是后是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轮到这名家臣的时候,正好排到了法治,所以李文渊便是直接取了个治字为这名家臣起了新的名字。

李治在李文渊手下的家臣之中其实算不上是什么十分出众的人的,论起武艺,比他高强的人在李文渊的家臣之中比比皆是;论起高来高去的轻功,比他强的家臣也有不少;论及随机应变,家臣之中也有不少是先前的江湖骗子们,自然是也比李治强上不知道多少了。

但之所以李治一直留在李文渊的身边,所因为的便是他什么东西都会一点,虽然不精,但是往往在一些紧急关头,这些技能之间可以碰撞出解决事情,甚至于拯救性命的火花。李文渊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一直将李治留在自己的身边,没有像其他家臣一样被安插到地方,安插进军队,防守让他们自己在仕海中练习博浪。

于是秋娘,李文渊,再加上李治和四名夜枭,一行七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从敦煌郡离开了,一路沿着官道向东行进而去,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张掖郡了。

一路颠簸了许久,终于在一天的下午时分,一行人来到了张掖郡的郡城之外了。一路上在张掖郡的境内,李文渊所看到的都是千里的麦田郁郁葱葱,在官道上行进赶路的人的脸上都是面带笑容,从容前行。显然他们并没有被接下来可能会到来的战争所惊扰到,他们仍旧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每天一成不变的日子。至于沿街的乞讨之人,即使是在敦煌郡的进程之中,也是有着不少的。老何况是在张掖郡呢?

李文渊也知道,自己无论多么圣贤,也救不了天下的所有人,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无条件的相信你,就像有些人宁愿每天啃着窝头也不愿意相信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一般。

见惯了后世的种种奇闻异事,李文渊自然也不会对自己的手下过分的苛责,要求做到什么所谓的十全十美来。毕竟那样只会更加的促进自己手下官场之中形式主义的蓬勃发展,而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任何的问题。所以张掖郡的郡守既然已经做到了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坊市之中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张掖郡的郡城之中物价平稳,物产丰富,百姓安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