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日不落盛唐>第三百四十七章

薛举想的倒是挺好,但是李文渊又怎么可能会上这个当呢?所以双方陷入了僵持,任凭薛举的军队在边境线上如何的讨敌骂阵,李文渊都严令自己边境上的军队紧闭营门坚守不出,总而言之一句话。绝对不先开第一枪。

但是这种僵持的局面随着薛举一封战书的送达而正式改变。在这封战书之中薛举也没有说太多废话,只在上面十分豪放地写了两个字:开战。

在这封战书送到了李文渊的面前后,他便知道自己之前所进行的一切外交努力都已经付诸东流了。自己事先所奢求幻想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相反,事情开始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这次东征薛举,李文渊所启用的总指挥依然是庄伏狄,相比张君泰来说,庄伏狄一直以来都对东线防御更有研究。所以对于地形方面的熟悉程度自然要比张君泰强上很多,这也是庄伏狄当选这次总指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并不是最主要的。李文渊了解张君泰,以张君泰的能力来说,即使是到了他不熟悉地形的地方指挥军队的话,也依然不会影响他如同天才一般的军事才能的发挥的。这一次庄伏狄当选东征薛举的总指挥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因为庄伏狄对于东线上的地理和人文都特别熟悉,熟悉到甚至不用看地图就可以知道哪里有山川河流,而自己目前又是身处何处的;更何况,庄伏狄和那里的地方官员之间也比较熟悉,在发生一些事情,需要和当地官员沟通交涉的时候,庄伏狄出面去交涉效率更高一些。但是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张君泰此时此刻正忙着率领军队弹压中亚地区的一些不稳的情况呢。

中亚地区属于李文渊穿越以后方才征服下来的地方,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中,除了李唐之外,历朝历代的中原政府都未曾将自己的统辖范围覆盖到这里,所以这里长久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和牧场。

所以此番被李文渊派兵攻陷之后,那些世代居住在这里又不愿意归顺到王化之下的突厥人和其下附属的各个民族部落民们自然是不甘心就此退出中亚地区,或者是放弃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开始过需要服从王法,遵守lún_lǐ纲常的安定日子。所以在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后退到李文渊鞭长莫及的地界之后,西突厥的可汗花费了许久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这才将自己治下因为自己先前时候接二连三的战败所带来的政权不稳的危机暂时的压制住了。此时虽说他们还是保留了一些自己的土地,但是与李文渊军队的作战却是耗尽了出征的军队的元气。尤其是西突厥人自己,他们不同于那些依附于他们的民族,那些民族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向李文渊的军队投降,想必李文渊也很愿意接受这些部落的归降,好借此来充实一下新征服的如此广袤的中亚地区的土地。

但是对于西突厥的可汗来说,向李文渊投降无异于让他当着天下人的面双手奉出自己手中的权力。让草原上骄傲的雄鹰对一个汉人俯首称臣,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所以时常在与自己帐下的各个部族头领们商议事情的时候不遗余力的抹渊手下的军队。对外宣称李文渊得治下的百姓强加了许多赋税徭役,乃至于让老百姓都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还说李文渊手下的军队都是妖怪变的,不然他们武器为什么会那么厉害。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大臣还对这些话将信将疑,但是时间久了,三人成虎,再简单的谎言都有被人相信的那一天。所以在西突厥的可汗日复一日的洗脑之下,这些西突厥士兵们和各个头领们都对于李文渊可谓是深恶痛绝了,虽说这点把戏确实让李文渊西进的军队吃了一点苦头,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大量的突厥人士兵在抵抗的过程中死在了战场上,也多亏了李文渊确实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西突厥可汗才得以捡回性命向西逃窜;又或者可以说在当时的李文渊并没有对整个西突厥领地做好相应的规划,所以才放弃了一鼓作气追杀到西突厥可汗老巢的机会,转而选择了占领到自己想要的区域之后便由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守,希望以此来巩固战果,来确保自己拿到的东西是绝对握在自己手中的。

在葱岭地区吃了败仗的萨珊帝国和西突厥可汗都想从李文渊这边找回一些面子,但是西突厥人已经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和李文渊军队正面交战的底气和能力。萨珊帝国也是一样,不过却不断派出军队在边境上袭扰李文渊,但都没有成功,几次都被张君泰所带领的军队打退了回去。有一次被惹得有些烦了的张君泰甚至亲自带着一个师追杀进了萨珊帝国的领土内,在攻陷了数个村庄之后,这才命令全军带着足够的战利品全身而退,复又撤回了自己这边的国境线以内。

这样的行为让萨珊帝国的统治者和官员们心中都觉得十分的憋闷,有心想要找李文渊好好的理论一番。毕竟张君泰的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军事入侵了,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去找李文渊索要一大笔赔偿,这可是一个敲诈李文渊最好的机会。但是这件事情若是详细的追责起来,过错却是在萨珊帝国这边,毕竟是他们的军队率先发起了边境冲突,奈何技不如人才被张君泰带着军队追杀到了自己的境内。

在碰了几次这颗硬钉子后,萨珊帝国的将士们也是不敢再用这样的手段去骚扰李文渊了,虽然这样可以抒发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