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李绩传>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阳捅破天

初唐名帅演义李绩传

第三百三十四章高阳捅破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过:“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实际上,他的女儿高阳公主英武果敢更像李世民。区别在于唐太宗李世民把英武果敢用在了战场上,而高阳公主把英武果敢用在了花花事上。

在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的丑闻传出后,闹得满城风雨,唐太宗李世民只是把和尚辩机腰斩,而没有责罚高阳公主。

等到唐高宗李治登基当皇帝后,高阳公主终于英武果敢一次,干了一件儿捅破的大事,密谋造反。

事情失败后,长孙无忌利用这个谋反案,编造罪名,很多人受连累被处死,包括最被唐太宗李世民看好的第3个儿子吴王李恪,以及能争惯战的,李唐的宗室李道宗也被连累死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4月,唐太宗李世民前往终南山上的翠微宫避暑疗养。唐太宗自己知道病入膏肓,来日不多,便对随行的太子李治道:

汝于李世绩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

还特别交代,如果李世绩不服从这个命令,“徘徊顾望”,即当杀之。

可见唐太宗李世民贬黜李世绩的目的,是为了让李治即位之后,再重新提拔李世绩,使得李世绩对李治感恩戴德,“致其死力”。其用心可谓良苦。

唐太宗如此看重李世绩,除了李世绩本人才华智慧有余,知恩图报之外,还出于对李治将来皇帝位置能否稳固的担忧。诚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对于李治忠心无贰,完全可以信赖,但是他们都是文臣,若得李世绩这样的战功赫赫的有名的元帅鼎力辅佐,岂不是更加令人放心了吗?这大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特别对李世绩如此处置的动作原因吧。

不过,这种戏剧性的特殊的安排,对于李世绩来却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特殊的考验。他处理的好,将来仍然可以复出,前途无量;若处理的不好,“徘徊观望”,即有杀身之祸。

聪明绝顶的李世绩比谁都更加了解他长期追随的唐唐太宗李世民,比谁都更加清楚唐太宗李世民此时的心思,便在接受诏书之后,“不至家而去”,即连家也没有回,直接到叠州上任去了。李世绩这样做,首先保护了自己,也为将来的复出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永徽三年、四年间(652年---653年)大唐王朝内部发生一起由皇亲国戚密谋夺权的内乱。其牵扯涉及人员之多,远远超过了贞观17年(643年),太子李承乾的阴谋造反事件。

这次内乱的主谋就是名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与其妻子、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房玄龄死后的家庭纠葛谈起。

房玄龄有三个儿子:长子房遗直,继承了房玄龄的爵位;次子房遗爱,娶了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官拜驸马都尉;三子房遗则,娶了唐高祖李渊第6个儿子、荆王李元景女儿为妻,当官中散大夫。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爱女,常负父皇偏爱而骄恣,经常撺掇丈夫房遗爱争名夺利。房遗直以嫡长子身份当拜银青光禄大夫,但是慑于弟媳妇高阳公主之逼迫,主动提出将这一职务让给弟弟房遗爱,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不允许。他们见目的没有达到,便把这账记到哥哥头上。

贞观22年(648年)7月,房玄龄得病死掉了,高阳公主立即教唆丈夫房遗爱与兄长争分家产,反过来又诬告是对方所为。房遗直无奈,只好将实际情况禀告了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狠狠批评了高阳公主,此后,唐太宗便不那么宠爱高阳公主了。然而高阳公主不仅不以此事为戒,反而心怀不满。

高阳公主在生活上放荡不羁,竟然与和尚辩机私通,还将皇宫内的金宝神枕赠送给了和尚辩机,至于金银财宝则不计其数。事情败露后,唐太宗李世民大怒,下令将和尚辩机腰斩,又杀死了参与此事的奴婢10多人。高阳公主更加怨恨,连父皇李世民驾崩,也“无哀容”。

高宗李治即皇帝位后,高阳公主又命令房遗爱状告其兄长,二人争讼没完没了。永徽三年(652年)11月,高宗李治在与宰相长孙无忌、李世绩等人商议后,将房遗爱出为房州刺史,房遗直出为隰州刺史。

房遗爱、高阳公主夫妇对于高宗李治这一个决定深为不满,于是心中产生了阴谋废除高宗李治之心。高阳公主还与自言能占祸福的和尚智勖、自言能看到鬼神的和尚惠弘、自言医术高明的道士李晃等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又让掖廷令陈玄运“伺宫省饥祥,步星次”,图谋不轨。

房遗爱、高阳公主同谋的人有:

驸马都尉薛万彻。其妻子乃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薛万彻是和李世绩、李道宗齐名的着名将领,参加过平定窦建德、梁师都、突厥颉利可汗、吐谷浑、薛延陀等战争,功绩卓着。

贞观22年(648年)他在东征高句丽班师回朝的时候,因为在大军职仗气凌物”、“怨望”,即盛气凌人,又了一些对大唐王朝不满意的话,为副将、右卫将军裴行方告发。唐太宗当庭对质,所告的情况属实。于是将薛万彻罢官,发配到边疆。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李治虽然启用他为宁州刺史,然而他却一直心怀怨望,竟然利用入朝的机会,和同病相怜的房遗爱串通一气,共同发泄对朝廷的不满。

荆王李元景。乃是唐高祖李渊第6个儿子,历封赵王、荆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阳捅破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