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隔肚皮,李世民也不可能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为了稳妥起见,为了帮太子扫平前进的道路。
作为兄弟的李元景,自然是可以牺牲的对象,或许在李世民看来,现在做出这个决定,总比将来以后真把李元景逼的反了要好很多。
李世民是真的不想在同室操戈了,前提是那些兄弟们别有什么歪心思。
李元景能理解,也不能理解。
不过无所谓,既然李世民的大唐不希望自己对他改动的太多,那么,不改就是了。
依靠着青霉素和织布工坊这两个产业,自己能赚到的钱一辈子也花不完。
该忙的已经忙了,该铺垫的也都蒲垫了,那么剩下来的,无非就是浪呗……
这个李元景是最喜欢的了,若是一个王爷真正的浪了起来,那场面……
啧啧……
“知道本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吗?”李元景笑呵呵的问道。
“为什么?”马周愣了下,这个问题他想过,但就是想不明白,以赵王的身份来说,好吃懒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一个王爷来说,做的越多,也就意味着死的更快。
王爷有王爷的生存之道,倘若李元景只是个凭借科举入仕的普通士子,那么现在他做的这些都将会成为他的政绩,李世民非但不会阻挠,加官进爵也只是动动嘴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身份人的身上,结果是不一样的,也不可能会一样。
所以,马周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如此聪慧机智的赵王,为什么会犯下这么一个低级的致命错误?
“很简单啊,本王只是不想让千百年后的子孙提起大唐赵王这几个字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说这是个没什么用的咸鱼王,现在本王做的已经足够多了,织布,农业,冶铁,钱庄,当后人提起本王的时候,一定会说,赵王是个好王。
不过这样的日子太累了,本王年纪还这么小,本不该如此压抑的生活的……”说到这里,李元景摇了摇头,道:
“算了,跟你说这些做什么?本王打算年后去一趟高句丽,你要不要也跟着去体验一下王的感觉?”
“臣倒是想去,可是不能去啊……”马周同样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若是也跟着走了,等到赵王再回来的时候,怕是整个大唐就没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马周是个懂得取舍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这个恩情若是不报,他马周自己都觉得念头不通达。
马周本来是没打算喝酒的,但是在这种气氛的衬托下,最终还是陪着李元景喝了几杯。
而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李元景本人觉得倒是没什么,本就在计划之中的结局,何必要去因为某些原因而沮丧呢?
反倒是马周挺郁闷的,毕竟他跟了李元景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李元景一手带出来的学生,虽然两人年纪上的确相差的有些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为了避嫌,马周总是与太子李承乾一同前往赵王府,主要是询问一些关于钱庄的事情。
而朝廷目前则是将重点放在了所谓的债券发行上面,这是李元景早在几个月前就提出来的事情,当时李世民倒是动了心。
可朝中却有大臣觉得这种借钱过日子的行为不是很好,会影响到朝廷的信誉。
所以这件事情就这么拖延了下来,不过李世民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让戴胄推算了一下今年的收入,以及来年的支出。
数据不会太准确,但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数据结果显示还算不错,今年全国各地大丰收,加上打了胜仗,无论是民心还是经济方面都很不错。
最终还是李承乾出面说服了李世民,原因嘛……
恰恰是因为朝廷明年的支出已经有了,所以可以趁着有钱的时候先把这件事情给做了,因为朝廷有钱去兑现,到期后百姓拿到了该拿的本金和利息,那么多朝廷的信任便会更多一分,倘若将来有一天朝廷真的需要靠借钱来度日,那么有了这个铺垫之后,过程不会太麻烦。
因此,李世民决定定于明年年后,发行一笔五十万贯的一年期国债来试探,利率定为百分之五,钱庄目前仅有一年三个点的利息,这个利息比钱庄多了两个点。
李元景对此也给出了建议,国债虽然很高端,但是为了显示朝廷的诚心,最好还是公布这笔钱的去处。
最终李世民接纳了这个建议,而关于这笔钱的使用,朝廷打算投资到水泥工坊,计划在长安工坊投资三万贯进行规模扩大,在洛州、太原,扬州,鄂州、蜀地这五个地方各自投入九万四千贯用于新建水泥工坊。
关于水泥这玩意儿李世民也算是惦记了不短的时间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扩大规模,然后依托着遍布在各地的水泥工坊,在未来十年内修建一条可以连通全国的水泥直道。
这条路若是修好了,好处不言而喻,民用方面自然是会便利不少,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最最重要的是,加强了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能力。
因为这种路可以无视天气,就算是下雨天,对大军的行军速度也不会影响多少。
除此之外,对于钱庄的一些官职安排以及品级等事情经过几个月的讨论最终也是有了结果,其结果为每县配置品官三人,全部按照中下县的三名品官等级,但两者属于不同系统,互不管辖,但需要共同协作。
其他的机构也依旧照常,铸币司并没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