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唐第一闲王>第二百零七章:朕还要什么脸啊

“殿下,你就别卖弄了,赶紧说了吧,不然老夫就要抄凳子了……”房玄龄没好气的看着李元景幽怨道。

明明知道大家都急的不要不要的,你偏偏还这么嘚瑟的说两句停一下,大家都是自己人,这个逼你装给谁看呢?

话说你就不怕你哥,也就是当今皇帝脱了鞋子当面抽你嘛?

李元景很是淡定的给了房玄龄一个别慌的眼神,然后不慌不忙道:“之所以要开设这么多的钱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吸纳全国百姓的存款,也不是为了可以贷款到更多地方,让官府享受到便利只是其一。

而钱庄真正的意义是要让大家都享受到便利,朝廷也好,官员也好,商人也好,普通百姓也好,一个钱庄想要让这么多不同阶级的人享受到便利,听起来就觉得不太可能,但实际上问题并不大。

先说百姓的便利,与他们紧密相关的应当是各种日用货物,但目前鲜有长途运输的货物,一是利润太低,二是本来就不值什么钱,三则是长途运输贩卖需要考虑途中的风险,一旦货物被抢,或者货款被抢,基本就是倾家荡产了。

而开这么多钱庄的好处便在于,商人可以在长安存进去一笔钱,双方约定好五天后在洛州取出,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也行,只要根据路途远近设定一个基础时间就行了,然后拿着这边钱庄开具的凭证,到时间后可以直接在约定钱庄取出。

商人不需要再带着大笔的铜钱跑来跑去,一是方便,二是没有被抢的风险,而钱庄押运是有军队护送的,寻常的一二百人规模的劫匪根本不可能成功,规模再大的话,他们得先考虑有没有这个胆子。

存取款方便,可以直接刺激商人的积极性,说的简单一些,就是随着货币的流通性增加,货物的流通性也必然会跟着增加,货币与货物的流通性都增加了,也就意味着市面上的货物不是你想卖什么价格就卖什么价格了,这个价格你不卖有的是人卖,以前是只有你自己有货,现在到处都是货。

商人可以放心大胆的赚钱,百姓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想要的货物,而随着交易量的增加,朝廷的税收也会紧跟着增加,如此一来,那点军队的费用还用担心吗?就是规模在扩大几倍也完全养的起。”

“就算去除了风险,不还是有前两个隐患吗?不赚钱的生意,谁愿意干?”王珪心中冷哼一声,暗骂李元景果然有所图谋。

但他自身出身在这个世家,对商业方面也是有些了解的。

最起码他知道,各地的日常货物多为本地自产自销,最多也不过临县之间串货,像那种跨县交易的都很少。

一是各地都有各地的地头蛇,外面想进来不容易,地方氏族会用实力教你你爷爷就是你爷爷。

所以说,这不只是途中风险的问题,本来赚的就不多,还要冒着其他的风险,何必呢?

所以王珪并不看好这一项,但不代表不看好钱庄,地方对钱庄是不会有什么太大抵触的。

换而言之,一旦钱庄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接下来的日子就美滋滋了。

我给你钱帮你保管你的钱,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说句不好听的,把钱存了钱庄以后,看家护院的都能少几个人。

“什么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赚钱只说明脑子不够用,织布工坊现在匹布百钱,虽说赚的少了点,不也还是有的赚吗?朝廷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的为大家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成与不成当然要看你自己,难不成还指望着什么事情都让朝廷来解决吗?若是这样的话,不如大家都坐在家里,等着朝廷上门发钱得了!”李元景直接回应道。

王珪的这种说法其实就有点巨婴思想了。

朝廷能让货币流通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想啥呢?在某个地方卖不掉货只能说你自己能力不行,有办法的人不管怎么样总是会把货卖出去的。

李世民也在认真的考虑着这个问题,对于鼓励工商业发展,他现在已经不怎么排斥了。

李元景那里发展的工,已经为朝廷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商这方面单单一个织布工坊就让李世民尝到了甜头,至于说被打压的世家以及其他布商,有本事你们也卖这个价格啊。

织布工坊的货质量比你们好,价格还比你们低,最重要的是,朝廷也收了不少税。

鼓励工商业,其实就是在增加朝廷的钱库,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生活李世民早就过够了,现在有这个机会,他又怎会没有想法?

“此事想法虽好,但想要实现怕是不易!”房玄龄突然开口道。

李世民也恍悟了一下,自己刚才的确有那么点激动,有些欣慰的看了眼房玄龄,这个提醒提的好啊。

若是自己不管不顾,直接就同意了,后面的事情才难办呢。

办法不是不行,就是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不深思熟虑就去干的话,就算是朝廷出面也未必会成功。

现在他算是明白了李元景为什么要抛售钱庄的股份了,按照这个规划,他若是继续拿着这些股份就不太合适了。

“你打算卖多少钱?”李世民淡淡的看着李元景。

“一千万贯吧,其实钱庄一直是在盈利的,按照目前的状况,预计今年盈利大约在三百至四百万贯之间,四成股份只卖一千万贯其实很亏的!”李元景立即换了一副表情,讨价还价?本王可是谁也不怕的。

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了下,三百至四百万贯之间…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七章:朕还要什么脸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