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回到明末做岛主>明末辽东为何会出现无将可用的局面?深层次原因分析。
两人争执起来,撕破了脸皮。谁是谁非,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崇祯即位后,袁崇焕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这又是哪个级别的忽悠?),于是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大家看看,这几位进士老爷是不是军事上的四无新人?!**********************对大明“以文制武”的体制有了更深了解后,才想明白这代表了什么:后金和大明的国战,胜负早定。若46-47年国共内战爆发时,老毛英明决策,各部主帅全部由向掉队老红军、退伍**老兵学习过军事的清末老秀才担任,十元帅十大将靠边儿站,内战结果会如何,大家可以设想下。所以说,不是大明无将可用,而是不用武将做统帅、做统帅的文官也由于不通军事不晓辽东气候地理人情而不能善用武将、大明的战绩就可想而知了。而战绩不好,督师的文官就会从武将身上抢功劳(守城、砍人头的传统武将功劳都有人抢。偶尔有场小胜,带兵武将没出头成名将,反倒是外行文官摇身一变成了名将。就仿佛内战期间**方面的四平大捷,不是防守四平的陈明仁将军成为名将,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而是当时身处四平的一位袁姓省党部官员得此殊荣),导致武将更难出头。和大明的军功大头给文官的政治正确相比,大清的政策是军功武将是大头,而且“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并用三顺王和吴三桂示例给天下人看。想想看,这样的政策下,降清的明军怎么可能不一往无前地奋勇作战呢?如此,明将一旦降清便纷纷显出军事才华,独当一面甚至称王封疆,便非常可以理解了。所以,真的无将可用吗?


状态提示:明末辽东为何会出现无将可用的局面?深层次原因分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