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个过程可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余锦宁作为余府家主,每年都会捐出大笔的钱财用于族学和祭祀,按理来说,宗族之人应该感激才是,但是,余家发展至今,不算嫡系一脉,单单旁支族人就有一千多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感恩的自然就有心生贪念的,尤其是见识到嫡支生意遍布达州各个行业,每年的利润更是以万为计算,更是会引发某些人的贪欲。
以兄长远去国都无暇打理产业,大嫂体弱要照顾幼儿为借口,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余府账面上的铺面、酒楼、庄子等生意皆由二叔代为管理把持,而在这么多年的经营中,早已把嫡系生意视为自己的产业,不仅在各个地方安插心腹管事,更在其中贪墨了大量的银钱,要不是地契房契没有办法变更,余府早就被吃的连渣都不剩。
亲情牌,苦肉计,孝道,撒泼打滚,各种招数轮番上阵,余二爷精明能干,出手一一化解,回过头来,才猛然发现府中的嫡亲五弟余恣川已经被娘亲养歪了。
兄弟俩相差十岁,小的时候相隔两地,爹爹余锦宁假期很少,根本不可能经常回来,而他和大哥一直在学堂,偶尔回来还不觉得五弟性格有什么问题,只是顽皮了些,不大喜欢读书,又是最小的弟弟,宠溺些事正常的,也不大计较,只是想着,大了些自然就好了,毕竟家学渊源摆在那儿呢。
许是一直无人引导,当时已经十四岁的余恣川不学无术,自私冷漠,心胸狭窄,眼高于顶,身上完全没有世家公子该有的风范。
长嫂为母,长兄为父,爹爹不在身边,余鸿飞作为嫡亲二哥自然要承担起教导的责任,出手管教过几回,又请了几个明远最好的先生,无奈,余恣川有余夫人护着,加上年纪也不小了,性格已定,两兄弟又常年不在一起,关系也说不上有多亲厚,几次争执过后,余鸿飞备受打击。
知人事听天命,爱怎么着怎么着吧,权当养一闲人,再闹下去,也只是白白让外人看了笑话,横竖嫡系一脉还有他和大哥支撑,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他想消停度日,但有人不想啊,余恣川成年后,也不知是受什么人挑拨,还是本性使然,多次在余夫人面前撺掇要出去做生意。
做生意,那得需要本钱啊,可他一个府中吃穿用度无一不精的娇少爷,又上那里淘弄本钱呢?
月钱,那还是算了吧,府中的那点月钱根本不够他挥霍,更别提什么积蓄了。
余夫人看不得小儿子成天愁眉苦脸,自暴自弃的样子,跟二郎余鸿飞提过几次,碍于娘亲,掌管中公的余鸿飞调拨了一千两给他,不料,这小子跟外人合伙,半个月的时间,这一千两就所剩无几。
做生意有赔有赚,一千两看着挺多的,但还不至于被余二爷放在眼里,权当买个教训,但令余二爷恼火的是,这家伙死鸭子嘴硬,打死也不说这钱是怎么花的,一怒之下,俩兄弟大吵了一顿,最后也是一生气彻底撒手不管了。
没了余二爷这个财神,余恣川又把目标定在了余夫人身上,连蒙带骗,一年多时间,余夫人的这些年积蓄和嫁妆铺子很快就没了,要不是余夫人身边的老奴严嬷嬷发现不对劲,偷摸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余二爷,余二爷还被蒙在鼓里呢。
余二爷大怒,但再怒又能怎么样呢?
一个是亲娘,一个是亲弟弟,还真能放任不管不成?
只能叹一句家门不幸,祸起萧墙!
经由此事,余二爷也留了个心眼,传令明远城的各个大的商家,一律不许借贷给余恣川,否则后果自负。
此话一出,一时间俩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势同水火,对此,余二爷并不在乎,只求别把余府的家业败光了就成。
没有了银钱,余恣川倒也消停了几年,随着年岁渐长,按部就班的开始成家生子,两兄弟的关系才缓和了不少。
只是这半年多,五弟又开始故态复作,跟二叔那边接触的也逐渐增多,话里话外开始染指余府的产业,这其中,安掌柜就是由他在年初推荐到安县做事的。
一时间偏厅里三个人各怀心事,谁也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