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学士还真是有备而来,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说说看,尹某倒要看看这是什么高才辩论,别是什么痴人说梦的狂妄虚言。燃文?om”

杨翰林不理会尹相的讥讽,继续娓娓道来:“大河北干流段是函谷与九原、太原与北地之间的界河。其北地、陇西自古便是铜矿业发展的始祖,随着近千年冶铁技术的提升,北河段两岸的矿业向朝廷交纳的税银都要与土地税不相上下,可见矿业发展前景的乐观。

那就把把矿业的运输指定给朝廷特定的漕运,这样做有很大的必要性。

其一,控制了铁业的全部走向,刀戈,凶器也,虽然朝廷促使其发展,但必须掌在自己手中。

其二,稳定了公家与漕运之间的利益关系,漕运也会心甘情愿受公家安排.......

上述只是类据,具体细节还有农政司、六部、内阁进行商议,如此把比较大的行业,如纺织业、盐业、矿业、陶瓷业、玉石业、木材业等指定给官家漕运,漕运所得利润不止能养护河道,剩余应该也会颇丰。”

尹相脸色沉郁,沉思辩驳。

其他大臣也开始窃窃私语。

站在后排的沈向昭听到柏相行走蜀地,眼神变了变。

年少时,那个名字已响彻九州大地,在心中那就是天神般人物存在,高不可攀,柏姜彦...柏馨兰...

上坐圣上听的也很兴起:“杨卿所言极是!”

还打趣了一句:“这又是受柏相书籍策论之启示?”,可见不止听的兴起这么简单,单这一句话,下属朝臣已能嗅出点味道。

杨翰林道:“下官惭愧,此次倒是瑞王殿下送来的策论,承蒙殿下看得起,杨某不过做了一个传话筒,就算是传话筒,杨某做得也是畅快淋漓。”

庆丰帝听到杨翰林说到傅淳,眉眼间显出轻快,一闪而过,又打趣了一句:“哦,杨翰林什么时候和淳儿走的近了,倒把杨爱卿想到朕的前面去了,眼里都没有朕这个父皇了。”

杨翰林跪下道:“殿下私下说起,此言一出,必惊动朝野,倘从圣上口里说出,岂不落人口舌,难免会有任人唯亲之嫌。

又会横出些没营养的扯皮,即便是良策,只怕会大受阻挠,圣上也会夹在中间,那就不是解忧,而是添堵了。”

庆丰帝听的很是感触,只是说了一句:“淳儿向来让朕省心。”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语,能从一位帝王口中说出,这其中的信息量还是挺大的。

庆丰帝又道:“如此,公家漕运岂不是要一家独大,岂不有与民争利之嫌。”

杨翰林道:“除了指定的几家行业外,其它的可自行交易,这样官家、地方与农船可相互刺激,竟争......”

大殿上又传出各位大臣轮番的争论不休中。

龙座上的那位稳稳坐在上首,青筋直跳,耐着性子听着大殿上的嘈杂之声.......

各个大臣们为这事轮翻交战,当然对于瑞王这次的出彩,都出乎意料,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整合漕运,如何税收,派遣多少御史巡视管制?吵个没完没休......

再有

就是这些人们眼中成为焦点人物的皇子们,各个心思就更不同了。

大皇子眉毛皱了皱,那两个弟弟太讨厌,什么事都要掺一脚,还是这么有重量的一脚,想看不见都不行,显不出你们能耐是不是,伴随着吾成长的道路上总有这些让人厌恶的影子。

二皇子万古不变的无甚表情。

三皇子脸色沉郁,手攥的青筋暴起。

庄王回府后思绪万千。

很欣慰阿淳这一杖干的漂亮,如果换成自己,也不一定有阿淳做的好。

两日前,当傅淳几本策论拿到眼前时,庄王头都大了,等看完后,久久不言,这才邀杨翰林过府一叙,杨翰林很抵触私下相见,只好拿出夹在策论中间几页,柏相很少见世的蜀锦孟兆传,孟兆是柏相的表字,这才吸引了杨翰林,与杨翰林晤上一面,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唇枪舌战。

再看桌子上铺着的详尽策论,

“大学之首,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蜀地最近三十多年来不再被人提及时,冠以巴蜀小地方......”

“大河北段铁矿业....”

“章相不足为惧,圣上无意立储......”

当然有些是写给庄王的私信。

庄王想着依傅淳的性子,是想不出这么详尽的内容,言语也没有这么犀利,难道是那个小小少年,如此人才,希望阿淳能把握住......

圣上回到后宫时。

傅淳通过方中人递上来的补品、私信已到庆丰帝手中,儿子干得漂亮,做父皇的心里不激动那是假的,心里还惦记着他这个父皇,心里没有感触那是假的。

赵贵妃哭的稀里哗拉,依在圣上怀里,身子瑟缩。赵贵妃的原话就是快把阿淳快快招回来,啥,儿子差点死在豫州,再也不要阿淳出去办差了,只要阿淳活着就好。

如果庄王听见自己亲娘说出这么没有政治水平的话,都不知会摆什么表情了。

圣上那可不是一般人呀,几句话就把白连花哄好了。

三皇子回到府上。

会客厅

刚从鄣郡回来的李中跪在下首。

话说二十日前李中在鄣郡也很棘手。

事情是这样的。

二十日前的鄣郡一处民宅内。

一位三十五岁的面黄清瘦之人,正在攥着手里的镌刀在一个木桩上雕刻着什么。


状态提示:九十六章 戾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