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山地、沼泽,也无论是酷暑、严寒,只要作战需要,均要实施徒步行军。徒步行军对士兵的意志和体能是一个考验,在行军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热和水分,士兵在行军过程中应按照正确的行军要领,士兵徒步行军应按照全副武装和轻装的规定携行有关装具。行军前要细检查自己的着装;武装佩带松紧要合适,装具不应超自己体重的比例,如自己的体重是120斤,装具重量不应超过40斤。
尤其要仔细检查鞋袜是否合适,以避免行军中脚打泡。要穿半旧的布鞋或球鞋,大小要合脚,鞋带不要扎得太紧,鞋底不平和穿新鞋都容易使脚磨起泡来。行军时穿长袜;紫紧裤腿预防毒虫伤害。把水壶洗净灌满。在夏季开水中可以放少许盐,这也是预防中暑的一个方法。行军中要有一定的饮水制度,不要乱饮。出发时饮水一样尽量喝足开水,行军头二次小休息时,不要喝水只要嗽嗽口或润喉,第三次及第四次休息5分钟后,可喝一小碗水,最后一口,必须长时间地含在口中。大休息时不可立刻喝水,必须先嗽一嗽口及喉,喝时不可太多,
行军的速度要均匀,不要一时跑步,一时慢走,应均匀呼吸,全脚掌着地,调整好步幅,保持正常的行军速度,行军掉队时应大步跟上,尽量避免跑步追跟,增加疲劳。常行军时乡村路为每小时5千米,急行军时可达8一10千米,通常开始行军后30分钟小休息一次,尔后每行进50分钟小休息10分钟,休息时士兵应靠路的右侧面向路外,放下背包,解开鞋带使脚放松,但武器不能离身。在行程一半以上时要进入指定地区大休息23小时,就餐、补充饮水,治疗脚伤。行军中每晚要用热水泡脚使下肢的血容易向心脏回流,减少脚部浮肿。
夜间行军虽然可以避炎热的太阳照射和空袭,但是夜行军往往因为看不见路,容易跌伤和疲劳。行军中要以灯光、旗语、音响、手势等简易信号通信、运动通信等手段传递口令,保持通信联络。路标设置在路口、居民点、从林地及容易走错路的地方。通常的箭头头表示行进方向的符号和数字表示部队代号,v手机端/
可以说,能够急行军的军队,本身就是素质极强的特点。
体能好,计划好,配合好,事先参谋们要先考察地形,计算一下一路上自己家士兵要走什么路,一路上有什么险关,会不会有人偷袭埋伏,以及要在哪进行大休息和小休息,提前准备好伙食以及饮用水补充……
这仅仅是行军的小片面。
真打起来,军学可以说是一门深奥到可怕的学问。
很多人对于战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演义、说岳演义等古典章回小说的水平上;对于指挥员的认识,仅仅是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标准;认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指挥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小说看得多了,而且还是古代文人创作的章回小说,以为打仗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指挥员的脑洞开得够大就行。却完全忘记了孙子“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的教导。
战争是物质的较量,现代战争更是如此。我们的先辈也早就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却被只会津津乐道神机妙算之类的人抛之脑后。胜利的因素,是对敌我双方物质条件,地形、天候等客观自然条件的正确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科学分析、准确判断与周密计划。脱离物质基础去纠缠所谓的指挥艺术,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跳大神,是耍流氓,是典型的军盲思维。
现代战争已经不需要诸葛亮式的神机妙算了,相反,由于人员武器物资后勤等因素极为复杂庞大,驾驭这部机器极为困难,需要高超的领导、协调、组织能力,而优秀的大企业领导者恰恰具备这个能力。至于具体的细节可以交给参谋们去具体策划执行。一战的时候一支加拿大军队的指挥官就是一个企业家,结果那支军队的战绩是最好的,甚至超过英法军队。
统帅最高的素质是领导能力而不是运筹帷幄,此为帅才,最为难得。农业社会基本没有这种人的土壤,因为没有大的组织供这些人施展,所以将帅都出自军队,只有军队才有大的组织。工业社会的大企业则为这些人提供了平台,在和平时期就锻炼了企业家的组织领导能力。所以,农业社会是打不过工业社会的,将领的素质只是一个侧面。
在这个世界上,失败是常态,成功混合了运气,是偶然。所以,你必须首先建立防守,就算失败了,你人还在,身体零件还在,生活还能继续。对于人生来说,稳定的工作是防守,稳定的资产是防守,一技之长是防守,各种保险也是防守,可靠的关系也是防守,所以无论如何,要把防守纳入计划之中。防守做好了,做什么事都失败,也都无所谓,胜败兵家常事,只要一次成功,弥补掉所有失败,还有剩余,就是成功。
成事,这是进攻,进攻是建立在防守的基础上,当你建立好防守后,再来看如何成事。成功一个事,其实就是具备了成事的条件,然后交给天。所以,首先这个事做成需要什么条件。明白这个事需要什么条件,那必须先去收集信息。再看看自己,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