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康一个堂堂大学生,却在公社当了个财政助理,说起来也是屈才了。
可眼下这个形势,不知道多少人毕业了工作都安排不了呢。
嘉康最起码有工作了,而且还在父母跟前,也算不错。
好在嘉康性子沉稳,也想得开,所以并没有因为回到公社上班而觉得心里不舒坦。
相反,嘉康倒是觉得自己回到公社,正好是学有所长。
他本身学的就是农林特产这方面,正好可以琢磨着带领大家伙开拓经营,让大营公社越办越好。
嘉康没有因为在基层工作而意志消沉,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动脑筋想办法,想要再给公社添点儿挣钱的门路。
他之前在一参场实习过,亲眼看见了参场种植人参,也见过东岗那些参户们种植人参。
所以就跟韩运鸿提起,不如大营公社也试着种植人参,多一份经济收入。
韩运鸿一听也来了精神,这些年的经营让他知道,想要富,光靠着种地打粮是不行的,必须实现多种经营。
大营这边没有什么工业基础,也做不来什么工业生产,那就只能从农业上想办法。
尽量开拓新的领域,实现增收的目标。
人参是珍贵的药材,谁都知道那玩意儿值钱,韩运鸿前几年就琢磨过,想要在大营也开一片参场种植人参。
可是苦于没有门路不懂技术,这个想法就一直没能实现。
正好嘉康提出来了,俩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韩运鸿跟嘉康商议了具体的实施细则,然后就上报了上级部门,请求上级部门允许,开一片林子来种人参。
六六年四月的时候,县里就通过了一项关于园参种植用地面积、用材和三十三年林参轮作用地、用材规划。
各个公社手里都有一部分的林地使用权,这件事很容易办,只要写个文件报到上级去就可以了。
县里现在正闹腾呢,哪里还有人管这些啊?韩运鸿去了县里找了相关部门,直接盖了章就完事。
春耕之后,嘉康就带着人进山,选了一片比较适合种植人参的林地。
按照今年的种植计划,采伐了大概两三亩的阔叶林。
人参种植也是有讲究的,当年采伐当年种植,不然就会跑了阳,造成土壤肥力不足,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
大营公社第一年种植人参,因为不确定参栽子是否够用,所以嘉康只打算栽五十丈,算下来大概也就是一亩地左右。
等着过几年可以自行留种培育,就可以多种植一些了。
公社里没人懂这些,全指着嘉康,把嘉康忙的一天到晚都见不着个人影儿。
巧莲一看嘉康忙的这么起劲儿,半点儿没有不适应或者情绪低落,这下总算放了心。
孩子大了,随着他们折腾去吧。
眼下老大老二都有了工作,一个个都干的挺起劲儿,她也没必要管太多。
倒是老三嘉和,巧莲总觉得这孩子最近神神秘秘的,好像每天放工回来吃过晚饭了,他就呆在西屋不出来。
“老四,你知道你三哥最近在干什么?
我怎么瞧着,晚上你们那屋挺晚还亮着灯呢,是你和老五写作业呢,还是你三哥在看书?”
巧莲有点儿不放心,这天趁着放学往回走的时候,就偷偷问嘉晟嘉祥。
“妈,是我三哥,他晚上在写东西呢,天天都写到挺晚的。
我们想看,他还不让,我俩一靠近,他就撵我们。”
十一岁的嘉晟今年秋天已经上五年级了,大营小学的冯校长看着孩子们挺严,一天课都不许耽误。
所以这些小毛孩儿哪个也没能跑出去嘚瑟,都在学校里老老实实念书呢。
巧莲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子。
坏了,嘉和这皮孩子是不是大晚上的不睡觉,在写大字报呢?要真是这样,那可就是在作死了。
巧莲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情绪。
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她还是要稳住阵脚,自己不能先乱了。
等晚上看一看嘉和在弄什么,跟嘉和好好谈一谈再说吧。
一下午巧莲都心神不宁,做饭的时候差点儿把饭都做糊了,幸好还有玉淑呢,总算是安安稳稳的吃了晚饭。
晚饭之后,巧莲耐着性子等,一直等到几个小的都睡了,这才推开了西屋门。
果然,西屋的灯还亮着呢。
西屋那一排书架上,除了零落的几本数学语文书之外,就是几本语录。
原本书架上那满满的书籍,早在孩子们停课的时候,巧莲就全都给收起来了。
别看眼下大营公社风平浪静,可这种平静谁敢说能维持多久?
巧莲可不傻,早就把书全都收到了随身仓库里,对孩子们则是说放到地窖了。
孩子们虽然不理解母亲的举动,却也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这么长时间的经历证实了,妈妈所做的事情都有深意,也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孩子们都没二话,由着巧莲处置家里任何事情。
此刻嘉和就坐在写字台前,开着台灯,在那里奋笔疾书,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
巧莲脚步轻盈,几乎没发出什么声音,缓缓靠近嘉和身后,然后探头往纸上看。
这时候,嘉和似乎察觉了什么,冷不丁的回头。
“妈,你怎么进来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吓我一跳。”
嘉和看见巧莲,笑笑,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有点儿吃惊。
“这几天我看着你这屋好像都挺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