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的饭菜,鲜香美味的饺子,好吃的糖果瓜子。
尽管这个冬天各处物资匮乏,可曲家的春节,在巧莲的尽心张罗之下,依旧充满了热闹和幸福的味道。
除夕夜的饺子刚刚吃完,嘉康就领着弟弟妹妹们,集体给老太太还有曲维扬夫妻拜年。
巧莲依旧照着往年的惯例,给每个孩子都发了红包,里面是一块钱。
玉淑,有些犹豫。她真的没想到,过年竟然还有红包拿,而且是每个人都有一份,她也有。
“妈,我在家里有吃有穿,也没什么花销,压岁钱我就不要了吧。”
玉淑觉得有些不踏实,曲家养着她,给她吃穿,供她念书,已经很好了。
再拿压岁钱,是不是不好啊?
“接着吧,留着放起来。
你们几个大了,念书上学少不得要买个本子买支笔的。
有时候我未必在家,你们自己手里留点儿钱,用的时候不着急。”
巧莲看着玉淑那一脸吃惊的模样,笑了。
“咱家年年都有压岁钱,没多少,一块两块而已,他们几个都攒不少钱了呢。
今年你是第一回,往后你也能攒下。”
巧莲伸手摸了摸玉淑头顶,她是真心把玉淑当亲闺女,跟自家孩子没有两样。
巧莲对玉淑真心实意,玉淑自然感受得到,更是让她感动不已。
在曲家这大半年来,曲家人从来就没把她当成外人。
那真的是从每一个小细节里都能体现出来,曲家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接纳她。
“好,那我就收下,谢谢爸爸,谢谢妈妈。”
人家没把她当外人,她要是再矫情,岂不是伤了爸爸妈妈的心?
玉淑灿然一笑,欢欢喜喜接了红包,然后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
看见玉淑那满心欢喜的小模样,曲维扬夫妻也很开心。
这孩子懂事早熟,比较敏感,为了让她尽快融入家里来,夫妻俩也是费了不少心力。
如今看来,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玉淑这娃,算是彻底接受了他们。
曲维扬夫妻给了孩子们红包,那头老太太也掏出红包来,一人给了一个。
可以拿两份红包,孩子们欢呼不已,就连还不懂钱怎么花的三胞胎,也跟着傻乐。
过年之前,巧莲特意塞给了老太太二十块钱,应该说每年过年的时候,巧莲都会给老太太钱。
老太太手里攒了不少,她又没什么地方花用,再说过年嘛,图个喜庆,没有什么比孩子们开心更重要的事了。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的模样,老太太也忍不住跟着笑。
“就是孩子才盼着过年,有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红包拿。
到了我这样的岁数,就不盼着过年了。
瞅瞅这一屋子的孩子,多好,一个个都长大喽。
再过几年,咱嘉康就该说媳妇了呢,也不知道咱嘉康能说个什么样的媳妇?
到时候你可得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着,给嘉康找个好的。”老太太感慨一句。
“娘,娶什么样的媳妇,那都是缘分,命里注定的事儿,我再仔细看也没用。
如今不是以前了,得人家自己看得上才行呢。”巧莲摇头。
她自然是希望儿子能找一个会过日子能干的媳妇,但更重要的,是儿子喜欢。
儿子喜欢什么样儿的,那她就接受什么样儿的,只要小两口感情好,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巧莲绝不会干涉。
“再说,嘉康才十六,离着说媳妇还有几年,也不急,他还要读书呢。”
嘉康成绩还行,只要没什么大差错,应该能考的大学出去。
这么一算,估计五六年之内,嘉康不可能娶媳妇,所以巧莲不急。
饺子也吃了,红包也领了,孩子们都熬不得夜,玩闹一会儿就全都困了睡觉去。
老太太如今岁数大了也不好熬太久,再说这年月也没啥娱乐,干脆大家伙各自回屋睡觉。
一觉到天亮,赶紧起来张罗了早饭,还没等早饭吃完呢,赵家几个孩子就过来拜年了。
赵大宝去年冬天结了婚娶了媳妇,二宝今年十七了,早就不念书在家跟着务农。
倒是三宝在县里念初中,四宝五宝在念小学。
大宝成家了,领着媳妇一起来的,巧莲见了大宝媳妇,赶紧扯过来坐在炕上说话。
“我这去年正好出去学习,没在家,你们俩人结婚,也没能过去喝喜酒。
听说大宝找了个好媳妇,今天一看,还真是出众。”
赵大宝的媳妇不是大营本地人,是东岗那边的,经人介绍嫁到了大营公社来。
“早就听爸妈还有大宝说起来,曲婶子能干利落,还是公社卫生所的大夫。
之前一直也没能见着面儿,今天正好大宝要过来拜年,我就跟着一起来了。
今天见了婶子才知道,叫婶子都有点儿亏了,婶子看上去真年轻,倒是跟我姐姐差不多呢。”
大宝媳妇本以为曲家那么多孩子,曲家婶子的年纪也不小了,保不齐就跟她婆婆差不多,是个乡下妇女的模样。
可今天一看还真是挺吃惊的,这位曲婶子看上去也太年轻了吧?
好像就二十来岁的模样,皮肤白嫩一点儿皱纹也没有,穿着打扮也不像乡下妇女。
别看穿的很简单,可就是透着一股时髦的味道。
这位曲婶子,要说是城里人也一点儿不为过,根本看不出来是七个孩子的妈。
“哎呦呦,娘,你快听听,这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