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大明虎臣>第 40 部分阅读

在看,人在做!这叫做报应不爽!老大人您认为呢?”

马绍愉没有回答,但他放心了,这好像不是针对自己,但...这也太跋扈,太直接了,能不能柔和点!

这时候,左懋第坐了起来。他的心突然感觉异常的放松,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和建奴议和,消息早晚要传出去,他必定要背上骂名。就是死也无法洗脱这个千夫所指,现在也不错,这个周虎臣虽然蛮横,但也替他卸下了这个包袱。

“小子已经在北都城下转了一圈,沿路也清理了一番,建奴杀的不少,汉j杀的不少。现在小子要回江南复命了,两位大人也同小子一同回江南吧,这个使命没必要去执行了,去了...等于送死啊!”

周虎臣不介意别人的看法,他就是要断绝朝廷的什么“联虏平寇”之心,既然碰到,就是要搅黄这件事,建奴什么样他清楚无比。至于后果,难道他还怕谁不成?

第179章 有些乱了

【感谢;庄梁和紫檀竹两位书友的打赏!】

随船继续南下,左懋第和马绍愉感觉自己成了囚徒,尽管没有捆绑,但也无法zi you,因为这条船上到处都是周虎臣的士兵。

圣旨和诰券也被收走了,那些船更不要说,而那个跋扈的周虎臣再也未曾露面。左懋第和马绍愉也明白,周虎臣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让别人知道这是周虎臣做的,与他们无关。

徐州的高杰这次很乖,除了严加戒备和仇视的目光什么都没做,他就当周虎臣不存在——你随便过。

这次转战时间太长了,当周虎臣回到扬州,无论朝中还是驻军将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周遇吉的口中得知,江南总兵黄斌卿东上,现在开始防御镇江东翼的京口。而左良玉手下总兵金声桓则率领几万民练进入了扬州的北方,位于两淮之间。任命王燮为山东巡抚,丘磊为山东总兵,八月命原任蓟督王永吉戴罪总督山东军务。

这种任命很多,任命了总督、巡抚、巡按和总兵之类的官员多如牛毛,但只是虚有其名,根本行使不了管辖权。根本没有几个人去上任,无兵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现在处于三方角逐,纷乱的根本无法控制。受命的官员都在观望,任命的巡抚、总兵仅派了几个使者,或者根本就未到的地方颁诏、遣牌,虚应故事就万事大吉。

而在弘光朝中,现在却一片混乱。

原因还是因为六月的时候,首辅马士英以定策和边才为名竭力推荐阮大铖,马士英的上疏立即遭到东林和复社人士的强烈反对。而马士英不顾其他阁臣异议,亲自票拟,六月间取得弘光帝同意:“召逆案为民阮大铖冠带来京陛见。”阮大铖出仕已成定局。八月,弘光帝又依从安远侯柳祚昌的提议,不经朝臣会议,直接任命阮大铖为兵部添设右侍郎。

阮大铖是谁,他是列名魏忠贤逆案的人物之一。魏忠贤掌权时,阮大铖并没有什么大的恶迹,他还属于东林中人,就是魏忠贤倒台时草拟了两份内容不同的奏疏准备首尾两端而已,可惜,这件事最后暴露了。东林人士为之大哗,阮大铖也因此列入逆案第三等,永不叙用。

阮大铖政治上失意,但他还是有才的,就借寓南京编演新戏,交结朋友,声歌自娱,这在当时的留都也是极平常的事。不料,顾杲、吴应箕、陈贞慧这批公子哥儿看这阮大铖不顺眼。崇祯十一年,他们写了一篇《留都防乱公揭》广泛征集签名,对阮大铖鸣鼓而攻之,文中充满了危言耸听之词。阮大铖因挂名“钦定逆案”,有口难辩,一败涂地;陈贞慧等复社中人算是痛打了一下落水狗。

马士英和东林复社中人并没有什么过节,他帮阮大铖却是因为报恩。

崇祯十四年,东林复社人士以不光彩的手段,重贿司礼监太监,使周延儒再次出任首辅。阮大铖为了东山再起,一面参与拼凑贿金,一面向“东林诸君子”苦苦哀求着请求原谅。可惜,虽然有人表示了谅解,可阮大铖获得的不是彻底谅解。周延儒既然得到阮大铖的资助,又碍于东林骨干的要挟,采取折衷办法,接受了阮大铖的推荐,起用其同年好友、革职遣戍的原宣府巡抚马士英为凤阳总督。

现在,马士英做了新朝的首辅,他当然要报恩。马士英建议起用阮大铖原意只是报知遇之恩,并没有掀翻“逆案”的意思,更没有排挤东林复社人士的意思,马士英其实是颇想联络各方面人士,特别是东林复社的头面人物,造成众望所归、和衷共济的局面。可是,这仍旧捅了马蜂窝。

第二次学生运动又爆发了,南京的太学生们以“秦桧在内,李纲在外”掀起了抗议马士英的浪朝,此次上疏有三百余人签名,比第一次学生运动更为浩大。不用说,复社的太学生们将马士英比喻成了秦桧,史可法比喻成了李纲。东林和复社中人对马士英进行了疯狂攻击,大有不灭他誓不罢休之势。

无论朝中还是不在朝中的东林复社人士都开始激烈反对阮大铖出仕,阮大铖这么多年的“蛰居”并不是仅仅是在歌舞升平,加上比较有钱,他自然有自己的结交对象。其中有很多官员与勋贵,其中还有老福王的潜邸旧人大太监卢九德,而卢九德自然也会帮他说话。马士英和卢九德帮忙,加上史可法督军北上,皇帝信任马士英和卢九德,阮大铖出仕了。

这次的学生运动涉及到了自己,处于风暴中


状态提示:第 40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