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到这种友人分别之后再见的艰难,因为每一次再见都可能是再也不见,终此一生都再也见不到。
蔡邕念及伤心处,又握住了郭鹏的手,眼圈又红了。
“蔡公为何要忧伤啊,现在我不是在这里吗?”
郭鹏这样一说,蔡邕便也点了点头,收起了忧伤的心情,开始说起了有趣的事情。
“此番来扬州,怎么不带上你的太守仪仗?你若带上,吴郡太守范君一定会来迎接你,他与我有往来,对你也是久仰大名了。”
“毕竟是休假,不是公干,怎么能打出仪仗呢?此番只是来探望蔡公,没有别的意思,所以还是不要惊扰同僚了吧。”
听了郭鹏的话,蔡邕笑道:“你不愿惊扰他们,他们可是很想被你惊扰的,子凤,你已经是天下名士,又是两千石,在江东之地声望很大,想要被你惊扰的人数都数不来,你去惊扰他们,才是给他们颜面。”
郭鹏想想觉得也对,自己毕竟是两千石的官员了,是大汉帝国的高级官僚当中的一员了,都能开府了。
不过……
“蔡公,学生怎么会在江东声望很大呢?”
二十岁前自己在雒阳活动,二十岁后在幽州活动,要说名望大,可以在中原,在北地,怎么又到江东来了呢?
一条长江能隔开的东西在汉代还是很多的。
“你我经常通信,你的事情我都知道,所以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和弟子们说起来,久而久之,好像他们都知道了,现在江东士人谁人不知道你郭子凤的名声?”
“…………”
郭鹏万万没想到蔡邕居然在江东帮他宣扬名声来着。
“我门下多有江东四姓顾陆朱张四大族的子弟,他们都知道你的名望,知道你的功绩,很仰慕你,你若愿意与他们见面,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蔡邕笑着开口道:“你现在是两千石,以后若要去朝廷担任更高的官职,应当更注重自己的名望,多与士人交流,和各地士人都要交流,了解地方风俗人情,这对以后做官是有很大好处的。”
“蔡公……”
郭鹏心下有些感动,便躬身一礼:“蔡公为学生做了太多了。”
“何须如此?”
蔡邕扶起了郭鹏:“于公于私,我都愿意这样做,子凤,天下纷乱迭起,可以平定地方叛乱安定大汉朝的,必然是你,我没什么能为你做的,只有区区名声,若是能以区区名声相助于你,也是我所乐意见到的。”
“蔡公……”
郭鹏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但是蔡邕的一份心意不掺半点虚假。
但是蔡公啊,我不是为了大汉朝才做这些事情的。
我从来只为了自己,还有心中那份遥不可及的理想。
郭鹏的心中稍微有了些阴霾。
蔡邕看不出郭鹏心中的阴霾,便拉着郭鹏在他的府中转悠,然后又去了书房一起写字,之后弹琴做乐,弹着弹着,蔡邕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便叫下人把两个女儿叫出来。
“这不太合适吧?蔡公的女公子都未曾出阁,我是外人,不方便见吧?”
郭鹏觉得这样有些不太合适,蔡邕则不这样认为。
“你于我家有救命之恩,更直接保护了阿琰,若没有你,阿琰没了命,阿琬又谈何出生?救命之恩,要当面感谢,更何况,子凤,你对我执弟子礼,不算外人。”
蔡邕笑呵呵的说道:“我也与你说过,阿琰在琴艺上还是很让我满意的,有天赋,往日我让她在我身后弹奏琴曲,弟子们没有人不说好的,虽然她年纪还小,但是琴艺之上已经颇有些成绩了。”
这倒是真的,在往来的书信之中,蔡邕会说很多和孩子有关的事情。
比如将女儿们的名字告诉了郭鹏,这本来也不是可以告诉他的事情,但是蔡邕好像并不太介意。
比如小女儿出生啊,给她们取名的构想啊,对她们进行教育的考虑啊,未来如何给她们安排夫家保她们一世周全啊之类的,浓浓的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蔡邕的一些教育孩子的理念也让郭鹏受益匪浅。
之前他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让曹兰和小郭瑾到幽州来找他,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父亲不该缺位。
现在小郭瑾已经五岁了,郭鹏想着自己也担任了上谷太守的职位,应该是时候把孩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亲自养育了。
这一次郭鹏回雒阳就是打算这样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等孩子出生,曹兰养好身体,郭鹏会派人把他们接到上谷去,一起生活,一起养育孩子。
小郭瑾在雒阳已经完成了启蒙教育,这一点是卢植亲自进行的。
卢植对郭鹏很满意,受到了郭鹏的托付之后,便承担起了对小郭瑾的教育的任务。
每到休沐日就把小郭瑾接到自己府上教他启蒙知识,平时自己公务繁忙也不会忘记考校小郭瑾有没有偷懒。
郭鹏特意嘱咐了卢植要对小郭瑾严厉一些,因为他担心曹兰和曹家人对小郭瑾太放纵的话会让他变成富家公子哥儿,那是郭鹏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卢植自然也不会允许最得意的弟子的儿子荒废掉,所以拿出长辈的身份将小郭瑾的教育权夺了过来,严格施教,用教育自己家子弟的态度和方式来教育小郭瑾。
还真是有些巧合,卢植早年有过儿子,但是不幸病卒,直到光和六年,黄巾起事爆发一年之前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卢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