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东汉末年枭雄志>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个幸运的家族

那么,该选择谁呢?

郭瑾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郭鹏则等待着郭瑾的回答。

思考了一会儿,郭瑾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吏部尚书张昭,出身徐州,乃是徐州籍人士所敬仰的长者,失去糜氏的情况下,通过张昭,不仅可以稳定人心,还能起到儿子所需要的效果,所以,张昭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郭瑾看向郭鹏,郭鹏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张昭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与张昭结亲,就不是简单地一石二鸟了,这是个很好的选择,还有呢?”

郭鹏继续询问。

“还有?”

郭瑾皱了皱眉头:“一文一武,应该够了吧?父亲,朝中也没有那么多臣子需要我们去在意吧?”

郭鹏摇头否认。

“子龙是军方,张昭是新兴势力,老人呢?随为父一起创业的老人呢?他们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名声,但是一样拥有很高的地位和不小的功勋,在朝中势力是最大的。

你不仅要争取未来的新人,也不能忘记老人,因为新人终有一日也要变为老人。你若只看重新人而不注意维护老人,那么不仅会让老人心寒,也会让新人犹豫。”

郭瑾恍然大悟,表示明白。

“那么,儿子应该选择谁呢?父亲麾下老臣,有未嫁女儿的,还要在老臣之中具备资历的……”

郭鹏想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外交部尚书辛毗,跟随我很久,资历颇深,虽然曾经为袁绍效力,但是其兄辛评先追随你大父任职,后来跟随我,立下战功和政绩,我正准备任命他为新一任的青州刺史,此时,正是你需要去拉拢他的时候。”

眼下,延德年间整整十年的政治风暴之下,开国功勋老臣中掌握权力的已经为数不多。

辛氏兄弟就是其中的少数派。

他们身为颍川人,首先与郭鹏有同乡之宜,其后也有创业的功勋。

辛评最早跟随郭单在沛国任职,后来董卓之乱前,郭单去职前往青州,辛评也跟着一起前往青州跟随郭鹏,在郭鹏麾下历任县令、郡守、尚书等地方、中央官职,履历深厚,资历深厚。

至于辛毗,是辛评的弟弟,两兄弟遵循乱世之中大家豪族的生存准则,分别投靠郭鹏和袁绍,袁绍被郭鹏击败之后,辛毗被辛评劝服,投靠了郭鹏,也历任地方、中央官职,累有政绩。

后来,就做了外交部尚书这个清闲的不要不要的喝茶职位。

偶尔有点事情做,也是一些小事,等【国际】被郭鹏消灭干净之后,除了贵霜国和安息国的使臣外,他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去做的了,非常清闲,无所事事。

也正因为无所事事,辛毗和外交部躲过了历年来的数次政治风暴,从未受到牵连,一直苟到如今,辛氏家族还是完完整整。

可谓是咸鱼有咸福。

眼下,在这个新人不断进入、老臣不断退出的时刻,辛氏兄弟两人已经成为了郭鹏创业时代的老臣的代表性人物之二。

拉拢一下人畜无害的辛氏家族,不可谓不是皇室的恩典,以及向没什么存在感的老臣施恩的好机会。

郭瑾想通了这个关节,顿时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郭鹏说的很对。

然后郭鹏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眼睛一亮,笑道:“辛毗有一个女儿,已经二十岁,却还没有许给任何人家,据说因为她很有才华,非常聪明,看不上一般人,为父以为,这个女子很不错。”

郭瑾皱了皱眉头。

“二十岁还没有许给人家?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之类的……”

“不是,据传辛毗的女儿相貌秀美端正,向其求亲的人很多,可他一直没答应,至于这其中有什么玄机,为父也不清楚。”

郭瑾撇了撇嘴。

“士族惯用手段,待价而沽罢了,自以为奇货可居,实则没什么大不了的。”

“哈哈哈哈哈哈,阿瑾啊,有些事情看破别说破,给人留一份颜面,这很重要。”

郭鹏乐不可支的拍了拍郭瑾的肩膀:“而且,辛毗是降臣,你纳他的女儿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为父起兵以来,被为父击败后转而投靠为父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曾经与为父作对,所以他们心中也有隐忧,会担心为父之后,你会如何对待他们,为父需要顾虑他们的功劳,为父之后,你则不必。

而险资你纳了辛毗的女儿,就能安抚这一群体,让他们知道,我郭家皇室不会在意他们曾经的过往,会真的接纳他们,不对他们进行清算。

如此,卫军将军的女儿,吏部尚书的女儿,还有外交部尚书的女儿,纳了这三个女子,可以帮助你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增加你的人望。”

“父亲所言极是,就是不知道阿琬会怎么想了。”

郭瑾有些郁闷的叹了口气,而后又问道:“父亲已经不打算继续纳妾了吗?这种事情,比起儿子纳妾,父亲纳妾更有用吧?”

郭鹏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不纳了,年轻的时候还能为政治稍微忍耐,年纪越大,越是不想接受这种事情,厌倦了……阿瑾,你是太子,是时候为父分忧,承担一点储君的职责了。”

郭瑾想起之前糜贞去世的事情,不由得叹息一声。

“父亲总说,父亲现在经历的事情,儿子将来也要重走一遍,那儿子现在为了地位和人望接纳这几个女人,未来的生活,又该如何对待她们,协调她们的关


状态提示: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个幸运的家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