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叫“饭馆”的小饭馆老孙头已经开了四十余年,无情的岁月爬满了他沧桑的脸颊,原来的青丝也已在不知不觉间渐渐花白。
此时,温暖的晨光刚刚升起,正无私照耀着青石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
双手倚在柜台上,看着店门前嬉戏玩闹的孩子,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老孙头像往日一样,露出温馨的微笑。
“想来,我自己也有过年轻啊。在那些年轻的日子里,我也怀抱理想,朝气满目,四方游历!”
“只是在这无穷无尽里的岁月中,每一个生命都终将会老去、死去!理想终究会化为梦境,勇气化成叹息,身驱化为一捧黄土。”
可是,一想到自己年轻时,老孙头便会想起自己已经过世了十余年的老婆子。笑容渐渐化为思念,最后变成一声短短的叹息。
叹息罢,转过头看了看正在招呼一桌四人顾客的儿子小孙头,他脸上不禁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小孙头自小就很勤奋,如今已经快三十岁,半年前刚托镇上的王婆讨了媳妇,如今媳妇已是身怀六甲。
一想起刘大夫说,儿媳妇怀的还可能是孙子,老孙头眼中笑意更浓了。
不过,细细看了看自己儿子正招呼的四个陌生客人时,老孙头眼中的笑却变成了凝重。
四人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模样,束发为冠,皆穿相同青袍,青袍色泽、面料极好,一看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穿得起。
他们各自腰间悬挂着一个黑色锦袋,背负长剑;然而,最显眼的却是他们胸前的图案,那是一个山峰样式淡红色图案。
对于老孙头来说,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雨,但这个图案他却认得。他知道在这个红色图案面前,他自己恐怕连一只蝼蚁都算不上!
四人菜倒是点了几个,有一盘红烧鸭子,一盘酱牛肉,一条糖醋鲤鱼,一个豆花汤,两壶杏花酒。
虽然菜已上齐,但却无一人要动手的样子,反而向小孙头打听这雅水小镇起来。
“几位贵客,你们这算是问对了人”!看着眼前这位瘦脸青年掏出的一锭金灿灿的金子,小孙头脸上满是笑容。
“我小孙头从小便在这雅水镇长大,祖孙三代都是这里人,镇里镇外的每棵树,每块石头我都认得,更别说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活人!”
“好!看来我还真是问对人了!”那青年很是高兴。
“你听好,那人乃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他身穿白袍,长须及胸,仙风道骨。也许腰上还挂着个葫芦,殷红如火,身边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童,女童长得很清秀。”
“老孙头,爷爷说他就快不行了,想再尝一尝您做的糖醋鲤鱼”。
可还没等小孙头答话,却被店门外一股着急而稚嫩的声音打断了。
不用转过连看说话的人,小孙头就已知道是谁来了。
说话者是一个小男孩,约莫八九岁的模样,脖颈上挂着一根红绳,红绳下掉着一刻手指大小的蓝色珠子。
他破烂不堪的衣衫上满是补丁,光着一双黑脚,与乞丐无无样。
不过,他披散的头发和瘦小、黝黑的脸庞却很是很干净,没有一丝尘土和泥垢。
对于门外这个孩子,在这雅水镇,恐怕没有比小孙头更知道的了!
大约在两年前,小男孩和没了一条腿的老乞丐一路乞讨到雅水镇。
与其他普通乞丐一样,他们以乞讨为生,四处漂泊。不过,由于老乞丐没了腿,到了这里后,他们便选择在这里长留下来。
雅水镇不大,也就两万人口,可乞丐却不是只有他们。只因他是这里年纪最小的乞丐,所以便得了一个小乞丐的名字。
小乞丐才到镇上的第一天,他就成了名人,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雅水镇来了一个小乞丐。
他开场时总会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果你给他钱财,他决计不要,反倒是让人买些食物即可!
如若人不给食物,他也不生气,对人鞠一躬后便走。
一时间,人人都觉得可笑之极,你一不乞讨,二不求人,还不要钱财,那还能叫乞丐?
可是,当他来到的第六天,当人们看到他时却没有了轻看与蔑笑,很多人都极其愿意给他吃的,同时还要喊喊上一声“小疯子”!
这一切的开端,还得从第五天的那个傍晚说起。
那个傍晚正飘着小雨,小乞丐在店门前避雨,小孙头将客人吃剩的不到半条糖醋鲤鱼给了小乞丐。
可就在这时,五个三十多岁的镇上乞丐将却将他团团围住围住,让他将鱼放下,且立刻离开雅水镇。
即使时隔已久,可小孙头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傍晚发生的一切。
虽然他放下了鱼,但与此同时,那几个乞丐却瞬间被他撞翻在地!
其中,有两人被啃掉了一只耳朵,一人手掌上从此少了两根指头,另外两个也好不到哪去,因为他们的大腿上少了两块肉,多了两个疤痕。
每每想起那一日,小孙头始终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仅仅八九岁的孩童,在他那瘦小的身体里,怎么就能有如此大的力气?
所有人都知道,小乞丐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从来不白要别人的食物。
他老是拍着自己的胸脯道:“一饭之恩,当以死相报!有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叫我”!
所以,大家就让他跑跑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到后来,只要哪家人手不够,都会叫他帮忙。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