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重生明帝国之崇祯皇帝>第零五十章 我专敌分

新民东南的这股骑兵是皇太极的伏兵,他们的出现使林丹汗要面对近八万后金骑兵的两面夹击,而林丹汗分兵出去的五万人却被二贝勒阿敏的万余骑兵远远引走了。

皇太极为了引走这五万骑兵可谓下了血本,他让阿敏的镶蓝旗一边向南逃窜一边丢下大量财物来引诱蒙军。

蒙古人没有军饷,战争所需的马、刀、弓箭等战具也要自己置备,他们的收益来源就是从战争中掠夺财物,对他们而言战争就是狩猎,只是对象由动物变成人罢了。

成吉思汗时期建立起的完善军纪,早已因事过境迁被抛之脑后。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注定了他们的文化很难被保存下来。文化在他们的生活里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残酷的环境使生存被永恒地放在了第一位。

先秦时的兵法大家孙武(孙子)强调“我专而敌分”,要设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敌人兵力分散,以造成“以十攻一”、“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

他正是运用此法,让国力大吴十倍的楚国被弱小的吴国击败。

当年的萨尔浒之战后金也是运用此法战胜了兵力是己方多倍的明军。

林丹汗看真远方的伏兵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他奋起大喝道:“明军就在不远的长山,只要我们能再坚持一会就能赢。本大汗对长生天起誓,只要我们胜了,明国发下赏银我全部分给你们。”

他的最后一句,让远近的蒙古骑兵精神大振。

与林丹汗同来的众位贝勒也明白此时的关键,纷纷向旗下的骑兵许下重诺。

在厚利的刺激下,长期生活在漠南沙漠严酷环境中的蒙古骑兵热血沸腾,凶性大发。

林丹汗还觉得不够与众贝勒一起暴喝道:“凡杀死后金骑兵一人者,凡奴隶脱奴隶籍,凡战士赏银五两。”

这在蒙古真是前所未有的厚赏,如果说之前的蒙古骑兵只是振奋的话,现在就是发狂了。

林丹汗能统御漠南蒙古多年,临机决断果然非凡。在关键时刻舍得下足本钱。

当皇太极的三万伏兵雷霆般闪击林丹汗后,蒙古骑兵一时之间竟然不落下风,让皇太极的瞳孔放大了两倍。这怎么可能!

可林丹汗毕竟是以寡敌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不支,却奇迹般的没有人溃逃,看来他先前许下的诺言果然效用十足。

林丹汗的传令兵疯狂地吹着号角去召唤被引走的蒙古骑兵。林丹汗在心内急呼,快回来吧!

战场的每一寸土地都融入了血肉,土地从来没有这样富饶过。

皇太极没有想到林丹汗如此顽强,八万对五万却迟迟不落败,让他大为失算,不禁变的焦躁起来,他策马狂奔各处,大声催促着手下快战。后金骑兵在他的督促下也开始拼命了。

林丹汗更是喊至声嘶立竭,而且不顾自身安危冲锋在前战场的最前方,不断地鼓舞士气。

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林丹汗,心内却充满不解。长山方向的明军为何毫无反应呢?

我既不聋又不瞎,他们打的天崩地裂的,我怎会不知道。

在长山城内的秘室内,我和众将陷入了狂喜之中。林丹汗终于来援了。

我们在不断分析着眼前的敌我态势。

我笑道:“现在林丹汗已经中伏了,我们是否去救?”

袁崇焕分析道:“皇太极以为长山城内的三万士兵里,只有小部分是骑兵。所以不会过多的防范我们。而林丹汗通过我国使者得知我们有三万骑兵,一定会对我们报有极大的希望。”说到这里,袁崇焕顿了顿。

这也不能怪皇太极会作出这样错误的判断,一来明军骑兵不多是事实,二来,明将里有谁会用珍贵的骑兵来守城呢?(除了我这个蠢人。)

虽然新军骑兵的战斗力比后金又或蒙古的骑兵差上许多,但新式步枪足可弥补。

如果我现在去援救林丹汗,定能给后金一个大大地“惊喜”。

我点头示意袁崇焕继续说下去。

袁崇焕接着道:“若我们现在去救林丹汗,皇太极必然退兵远遁。”

我讶道:“退兵远遁?那他不要盛京了吗?”

袁崇焕微笑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皇太极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再一次选择壮士断腕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发生这种状况,不利于我最大消耗双方实力的初衷。

我皱眉道:“现在战场形势于林丹汗不利,若他见我迟迟不来援救,大有可能为保存实力而逃回漠南,到时我们就会输掉此役。”

袁崇焕摇头道:“不会,林丹汗的五万追击部队尚未赶回,再加上他还有我们这个希望,不会撤出战场。如果他实在支撑不住了,我们再派出少量骑兵去帮住他撑住。”

我奇道:“少量?是多少?”

袁崇焕道:“五千,不能超过五千,这是双方能接受的极限。”

我明白了,如果我派的兵太少,可能会让林丹汗失望而遁,派的兵太多又会让皇太极绝望而逃。

袁崇焕叹道:“我的这个老朋友,失策就失策在没有快速的将林丹汗击溃。”

袁崇焕话刚落音,外面的传令兵上报,林丹汗的骑兵已经回援,现与皇太极势均力敌双双陷入苦战。

这是巧合还是战略家的惊人判断力?

袁崇焕激动道:“皇上,成败在此一举了。”

我大惊道:“何来此一说?”

袁崇焕什么毛病,老说半截话逗的我一惊一乍的。

袁崇


状态提示:第零五十章 我专敌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