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洪荒张辽在三国>第六百四十章 雷声

轰隆隆!

雒阳城上空,同样阴云密布,持续闷热的天气刮起了一阵阵凉风。

这是今年大旱数月即将迎来的第一场雨,无数的百姓冲上了街头,欢喜的呼喊着,敲锣打鼓,喜迎甘霖,整个雒阳城热闹非凡,无视那仿佛要压到头顶的阴云和滚滚的雷声。

而此时的南宫一处偏殿之中,却是一片凝重的气氛。

昏暗的烛光下,天子刘协看着身前之人,面色有些发白,神情又有些激动,忍不住再次问道:“此番……果真能……朕只怕大将军……”

此时的刘协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坐立难安,一只手反复握着腰间悬佩的天子剑。

刘协身边这人名董安,是董承安排的一个亲信郎官,是董氏一族之人,也就是昔日将刘协抚养长大的董太后族人,与董承一样颇得刘协信任。

十常侍之乱时,袁绍袁术兄弟入宫杀尽宦官,随后车驾入长安,又先后遭逢董卓之变,李傕郭汜之乱,回到雒阳后张辽不喜欢残人肢体设宦官,朝臣也对宦官多有警惕,因此如今后宫只有宫女,前宫只有郎官,而没有宦官。

没有宦官那些天子家奴,刘协能拉拢的也就是郎官了。

“陛下勿忧。”董安看到刘协不安,安慰道:“袁术兵马有二十万,如今曹操回军,徐州、关东世家响应,张辽必然被困江淮,生死难料,哪能顾及京师,陛下运筹帷幄,必然能成为中兴明君。”

刘协心神略定,旋即又叹道:“大将军虽不在,但雒阳还有不少兵马,此情此景令朕思及昔日王司徒诛杀董卓反被李傕郭汜残害之事,是以难安。”

董安笑道:“王司徒之败,在于其未赦凉州人,故而招祸,今陛下只是夺去大将军兵权,并未加害,待雒阳形势安定,再急速下诏赦免招抚其旧部与并州人,更拉拢吕布,张辽必败矣。”

“不错。”刘协面色舒缓,喃喃道:“朕并未下诏诛杀大将军,更未加害,只是夺回兵马,此天子之份也,名正言顺,待大将军还朝,朕……”

刘协说到这里也说不下去了,说什么未下诏诛杀大将军,只不过是粉饰之辞,此番他们召回曹操,张辽那点兵马能否在豫州活下去还是两说,何况只要下诏安抚了他那些旧部,张辽失去兵权,董承等人哪会放过张辽的性命。

事实上此次董承谋划张辽,刘协心中一直犹疑,不是他心怀仁慈和恩义,而是张辽大张旗鼓出征关中时,关中兵马足有五万,一旦回师,对雒阳有着致命的威胁!

直到刘协收到张辽孤军深入豫州攻打寿春,而徐州、江东世家推波助澜之后,他才真正下定了决心,夺去张辽的兵权,至于张辽是死是活,他私心里是一万个希望张辽死在豫州的,因为他怕张辽回朝,到时候他根本无法面对。

只是无论是刘协还是董承,包括曹操和刘备,都不会想到张辽在豫州早有布局,可战兵马并不是看上去的一万孤军,而所谓的必死之局也未必就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至于董安所说的王司徒之败在于其未赦凉州人,他们不会重蹈覆辙,那就更可笑了。姑且不论王允之败是否在于未赦凉州人,但只张辽,就不是董卓可比的,他手下那些大将,典韦、高顺、赵云、徐荣等人全是张辽一手带起来的,都是铁铮铮的汉子,又有哪一个会轻易被迫害张辽的朝廷招抚?

所谓的运筹帷幄,只是他们想当然罢了。

董安看到刘协神情稍定,眼里闪过厉色,低声道:“陛下,张辽虽已不足为虑,但为了万无一失,须要将他在雒阳的家眷控制起来,否则万一张辽不死,打回雒阳,后果不堪设想……”

“这……”刘协只是沉默了下,便点头道:“如此甚好,不过切记不可伤了他们性命,尤其是唐……夫人。”

事实上刘协心中一直对张辽娶了他皇嫂之事耿耿于怀,此番他下密诏夺张辽爵位和兵权,必须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找了诸如藏匿董卓旧党、犯大汉祖制、残害忠良世家等好几个理由,还有一个重要罪名就是僭越娶弘农王妃。

董安看到刘协默许他们劫持张辽家眷,心中大喜,这一来可就师出有名了,更不怕天子后悔对付张辽了。

偏殿中一时间又沉默下来,刘协心中一直念着表兄王规,半个时辰前,他收到密信,王规带着招募的兵马,趁着河内与袁绍交战之机已经从小道偷偷穿过河内进入邙山,随时待命,这才是他敢于放任董承谋算张辽的倚仗。

正是这支安稳穿过河内的兵马,才让刘协感到张辽此时确实是四面皆敌,若非袁绍攻打河内,这些兵马哪能轻易进入邙山。

董安心中心中则一直想着族叔董承的嘱咐,观察了一下刘协的神情,眼神微微低垂,小心翼翼的道:“陛下,皇后素来与大将军亲善,须防她暗中报信,坏了大事……”

刘协猛然看向董安,眼神凌厉。

董安额头冒出了冷汗,他此番出言可谓大逆不道,污蔑皇后怎么都是大罪,尤其是在天子面前,如果不是他知道刘协疏远皇后,便是董承教唆,这话他也根本不敢出口。

看着刘协冰冷的眼神,他慌忙解释道:“臣……臣只是怕坏了陛下大事,毁了社稷,此番实在是凶险,并无他意……”

霹雳!

一道闪电划过长空,昏暗天空登时变得一片亮堂,显出了刘协俊秀而阴翳的面孔。

同样在闪电的照耀下,刘协看到了董


状态提示:第六百四十章 雷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