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她小人之心,而是有根据的。
五岁那年她跟小弟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被爹妈送到大姑家住了阵子,那时候忘了是哪个表姐了,成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说她跟小弟是吃白饭的,这事儿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对沈青时来说却是童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天天都要跟表姐吵一架,然后被气哭,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也还记得。
那时爹妈是拿了钱给了生活费的表姐都这么冲,现在他们真是吃白饭的了,估计更讨人嫌。况且当年虽然表姐是出头鸟,可她记得很清楚,其他几个表姐还有大姑父在表姐跟她吵架的时候都只是很随意的劝两句而已,并没有严厉制止表姐的言行。
想到这里,沈青时叹气,算了,到底是寄人篱下,有点眼色总比没眼色强。
晚上大姑父回来,家里就更热闹了。大姑父为人还行,就是有点嘴碎,在饭桌上就开始讨伐起老爸来,他跟奶奶说,“广就是不正干,心不正,以前跟他一块卖布的亮子人家都发了,现在都盖二层楼了,看他混的啥,孩子都养不了!”
沈青时四个是寄人篱下的可怜孩子,也不敢对此发表意见,跟鸵鸟似的低头吃饭当没听到。毕竟大姑父也没说错,老爸确实很不人道,坑老婆孩子不遗余力。但讲真,作为老爸的孩子,听到人这么埋汰自己亲爹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就是这么矛盾。
大姑拉了大姑父一下,“行了,吃饭就吃饭说这些干啥!”又看自己亲娘,“娘,我再给你盛碗汤吧?”
奶奶把碗递过去,“先问问张昆几个还喝不喝了。”
因为人多,晚上就分成了两张桌子吃饭,沈青时四个因为是客人坐主桌,表姐几个在小桌上吃。
大姑笑一声,“锅里还多着,喝不完!”
在大姑家住了两天,期间倒是没发生什么矛盾,毕竟大姑家的孩子基本都不搭理他们四个,所以也算相安无事。到第三天他们转战到了小姑家里。
小姑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家里条件要比大姑家好得多。只是小姑父人比较傲,没大姑父那么接地气,所以虽然大姑父嘴碎点,还喜欢不分场合的说老爸是非,但真比较起来沈青时倒是更亲近大姑父。
小姑家房间多,在这里大哥二哥可以住一个屋,不用和人挤。小姑父虽然不好相处,但小姑家的孩子都挺好的,要比大姑家的孩子好相处些,表哥表姐表弟会主动跟他们说话,也会带着他们在附近玩,沈青时看得出来,大哥二哥在小姑家要比在大姑家放的开些,起码吃饭的时候敢多吃菜了╮(╯_╰)╭。
在小姑家住了三天,小姑婆婆回来,奶奶就带着他们四个离开了。早上先是坐三轮到乡里,然后再走路,半道遇到熟人,就改撘驴车,快中午了才到了沈家庄。
沈家庄这时候是真的穷,都是土路,房子最好的就是瓦房,平房都没有,不跟二十年后似的个个盖了小楼。奶奶带着他们四个在庄子里沿着小路拐了两个弯最后在间青瓦房前停了下来。
大门上了锁,奶奶从裤腰带里摸出了钥匙开了锁,抽掉门鼻上的锁栓,推开门先走了进去。沈青时四个跟在后头,大哥二哥小弟肯定好奇多一些,他们估计早忘了这间老房子,沈青时对这里却太有感触了。
爷爷去世的时候她回来过,老爸去世的时候她也回到了这里,直到小弟出事将这块宅基地卖了易主。
真的是时过境迁。
沈青时心情当然挺复杂。只是她重生回来这么久,心情复杂的次数实在太多,所以也没什么好具体描述的。老房面积不大,一个堂屋,两侧是卧室,旁边是单独的厨房,院子里还有棵高大的桐树,一个普通浴缸大小的池子,据说以前老爸老妈在这里养过王八。
奶奶把行李放下,拍拍身上的灰,“我去找你们小叔,东子你在家看着青青几个别乱跑。”
沈东点点头,奶奶就出去了。
沈青时有点渴,就去看院子里的压水井,记忆里应该是好的,于是跑厨房看了看,果然水缸里还有水,用舀子盛了水出来倒进压水井里,然后指挥大哥,“哥,来压水。”
沈东也有点渴了,就没啰嗦,乖乖过来干苦力。没多久清亮亮的井水就淌了出来,沈青时涮涮舀子,接了水直接就喝了,又凉又甜,好喝!
沈南过来抢舀子也喝了两大口,爽的直叹气,抹抹嘴,“比大姑小姑家的好喝。”
沈青时笑,“二哥你还能喝出哪里好啊?”
沈南没好气,“我又不傻!”
“姐,我也喝。”
沈青时摸摸小弟的脸,“你还小不能喝凉水,等着啊,我给你烧热水喝。”
沈东也已经解了渴,听到妹妹说要烧水,瞪她一眼,“你又不会烧火,别瞎折腾,等咱奶回来再说!”说着往弟弟嘴里喂了口凉水,“屁孩子哪那么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