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时有袁宏在侧,闻之曰:“运有兴废,岂必诸人之过!”

桓温很生气,以刘表有千斤大牛能吃饭却不能干活最后被曹操所杀为喻,用以反驳袁弘,意指如袁弘这样身居高位者,徒有高官厚禄却不能为国尽职出力,误国误民。当时满座骇然,尽皆失色,袁弘随即被免职。

不过故事还是有续集的,此事的不久之后,桓温发现自己尚缺北伐檄文一份,于是命袁弘赋之。当时正在进军途中,没有条件为袁弘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文房四宝也不齐全,袁弘以马背当案几,以口水润狼毫,顷刻间写就檄文,洋洋洒洒数千言,精彩非常,寓意深刻,扬我军威,挫敌胆气,桓温览之大悦。后来,这段故事便流传了下来,成了一句形容人们才华横溢、才思敏捷的成语:“倚马千言”。

359年六月,北伐军将领檀玄在湖陆击败前燕拦截军队,俘获敌宁东将军慕容忠,北伐军军至山东金乡。

时值大旱,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凿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三百里,引汶水(今大汶水)会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又称清水)。这条航道后人称之为“桓公渎”。桓温率大军乘船自清水入黄河,舳舻连绵数百里。

在北伐军进入黄河前,晋军内部曾对下一步进军方略产生争论。谋士郗超认为:北方正值旱季,漕运难通,北伐军可原地驻守,积聚军需,过冬之后再继续进兵,方法虽迟缓,但我军必能立于不败之地;或者大军直扑邺城,逼迫燕军主力出城决战,即使燕军据城坚守,也可尽收城外百姓、财货,防止敌人坚壁清野,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矣。

桓温没有采纳,既不肯直趋邺城,决胜负于一役,又不肯顿兵河、济,以待来年。坚持按原定计划沿河西上与袁真会合。北伐军进入黄河,逆流西进。

很多人认为,这是桓温无心真正北伐的凭据,若从郗超之言,必不至后来的惨败。

直趋邺城固然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但是,同样意味着北伐军需要舍弃船舶辎重,远距离徒步奔袭,而据城而守的前燕军却是以逸待劳,这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在敌方有生力量并未受损的情况下,桓温只要进攻稍有不利,前燕四方援军转瞬即至,是时,内外夹击,北伐军必败。事实上,在当时,前燕已经有所反应,开始派兵拦截北伐军进军。作为首都的邺城,前燕不可能毫无防备。

对于“顿兵河、济,积蓄粮草,来年再战”的建议,桓温就更不可能采纳了。悬师日久,会对军心士气造成极大损害,导致师老兵疲,这不是一番慷慨激昂的鼓励话语就能够改变的。而且也会给前燕太多的准备时间,从容调度,到时候依然是胜负难料的结果。

桓温真正的胜算在于:东西两路大军全部达成预定战役目标,会师于前燕首都邺城城下。那时,北伐军体力充沛,士气如虹,兵精粮足。前燕却会因为无法阻止晋军北上而陷入恐慌,屡战屡败之后,军心涣散,不可能阻止北伐军攻破邺城。

开战初期,战事发展正是桓温想要的样子,直到负责打通粮道的袁真出了问题。

六月,北伐军在黄墟(今河南民权北)大败前燕下邳王慕容厉两万步骑,慕容厉仅以身免;燕军继任者慕容藏节节败退;同月,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投降,兖州刺史孙元起兵响应;同月,桓温前锋邓遐、朱序大破燕将傅颜八万大军于林渚(今河南郑州市东北)。

七月,北伐军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距前燕国都邺城仅二百余里。

接连的战败让燕国君臣惊慌失措,惶恐不安,皇帝慕容暐及主政者慕容评连逃往和龙(今辽宁省朝阳市)的马车都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搬家。

想起那座代表着慕容家族精神的大棘城,那年,大棘城下,慕容廆激励将士,亲自出击,重创宇文素延数十万大军。那年,依然是大棘城下,刀枪如林,马嘶震天,慕容恪仅以两千骑兵即击破后赵天王石虎,一战而名扬天下。

国都迁到了邺城,皇帝也换成了慕容暐,桓温还没有围城,情况并不比当年糟糕,先辈的荣光也还在,但前燕君臣的骨头,酥了。

慕容垂阻止了前燕皇帝陛下的逃跑行动,“臣请击之,若战不捷,走未晚也。”

在国家危难之际,慕容垂发挥了自己在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作用,阻止皇帝的逃跑,稳定了前燕的军心、民心。为下一步行动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慕容暐停下脚步,任命慕容垂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率众五万抵抗晋军。同时派遣使者赴前秦求援,许诺割让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以西土地,换取前秦出兵救援。大家请注意这一点,战后,前燕食言,这成为前秦灭燕的导火索。

当时,到达枋头的晋军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北伐军节节胜利,但西路军袁真在平定谯、梁之后,并没能顺利打通石门漕运粮道,完成战役目标。慕容垂派燕范阳王慕容德、兰台侍御史刘当率骑兵一万五千驻屯石门,完全断绝晋军东、西两路会师可能。桓公渎也由于干旱而水位下降,不能通运。北伐军水运不通,退路及粮食供应均被切断,桓温顿兵枋头,邺城虽近在咫尺却不敢挥兵直进。

而且,在顿兵枋头之后,桓温和慕容垂几次交手均遭失败,又有传言前秦援


状态提示:21.北伐 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