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磨练,石勒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嫩瓜变成了行伍纵横的老将,官职也从前队督变成了前锋都督。西晋已然是朽木老矣,日益腐烂,而石勒他们却犹如新生的嫩芽,在狂风暴雨中愈发茁壮成长着。
再一次起兵的汲桑和石勒没有去投奔别人,上一次的教训告诉他们其实他们打算投奔的那些人也没厉害到哪儿去,他们自己单干,目标依然是邺城。事实证明,自己为自己打工的效率是最高的。很快,石勒击败司马腾部将冯嵩,长驱直入攻陷邺城。
当时邺城的守卫者是司马腾,和石勒是老交情了(卖过石勒,价钱五十文),不过当石勒在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以求东山再起的时候,司马腾却在镇守之地邺城作威作福民怨沸腾。
气量决定成就,大官司马腾光捞钱不花钱,“腾性吝啬,无所振惠”,俗话说得好,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司马腾搜刮民脂民膏养肥了自己,却坑苦了百姓。直到石勒兵临城下,才想起来赐米粮、布帛给将士,不过,那时,一切都晚了,早已经失去的军心、民心不会因为危难时的小小恩惠而有所挽回。
随着邺城的陷落,司马腾就此呜呼哀哉,和他一同被害的,还有他的三个儿子和邺城一万多百姓。据说,援军前来救援的时候,整个邺城都弥漫在一片尸臭当中,司马腾的尸体已经烂透,和一万多具腐尸烂在一起,找都找不到。
石勒赚了个大满贯,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还有数以千计的美女,能带走的全带走,至于带不走的,一把火全烧掉,包括魏国的宫殿,包括曹操的铜雀台。
邺城陷落,司马腾被杀的消息着实让司马越震惊不小。史载:司马越大惧,使苟晞、王赞等讨之。
进攻的号角一旦吹响,汲桑和石勒的大军就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先在乐陵之战中斩幽州刺史石鲜,后败乞活军田禋五万援军。等到名将苟晞赶到,与之相持于平原、阳平间数月,大小三十余战,互有胜负。这是石勒和苟晞的第二次对决,苟晞再也不能一战而胜了,而此刻石勒的表现,堪称优秀,毕竟,他的对手是苟晞。
剿灭不了的叛乱时候久了就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其实,汲桑与石勒闹的动静不是很大,相对于后世动辄百万的农民军,汲桑和石勒只能算是班门弄斧了。但是疲敝不堪的晋朝很无力,无力到名将挂帅,正规军出征,只是和石勒的流民军队作战,竟也是需要两军相持的。
307年七月,司马越驻军官渡,为对峙中的苟晞声援。
司马越亲临,晋军士气大振,分外奋勇。同年八月,大将苟晞终于打败了汲桑和石勒,破八个营垒,杀万余人。打了败仗的汲桑和石勒自然是要跑路的,“共主”刘渊成了他们的选择。只是,中国人痛打落水狗的优良传统注定了他们逃亡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冀州刺史丁绍邀战于赤桥,又大败之。
连吃两场败仗的汲桑和石勒连跑路都不能在一起了,应该算是分头突围,汲桑奔马牧,石勒奔乐平。只是汲桑很不幸,没过几个月就被司马腾的部将在乐陵杀死,而石勒很幸运,几经周转之后,安全来到匈奴汉国刘渊的帐下。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