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重生浪潮之巅>第一千五二零章 拔一毛而利天下
是日立公司不要的,也差不多价值两千万,然后再漂洋过海运过来,再加上拆卸安装,费用就已经要去到三千万了。

并且,安装调试总不可能,一下子就干成,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能解决的,他们就尽量自己对着安装说明书自己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那就只能请日立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过来指导。

这来一趟不要紧,也就是两三人的团队,来个一星期左右,就要他二十万!

真是太贵了!

这二十万已经足够他给全厂三分之一,小两千名员工发生活保障。

所以说,他是能不请日立的人就不请日立的人,但有时候真是没办法。

算到现在,他已经请了三次日立的人,花了六十万。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方辰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此心虚。

“我真不觉得高了,反而还觉得有点少了,而且马厂长,这个事情,你其实是应该早点给张博士打报告的。”

方辰看着马金泉,神情有些复杂的说道。

他刚才看那些职工的模样,就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多人面有菜色,脸颊凹陷,这一看就是生活不好,连正常的吃喝都无法满足。

再想想现在很多国企是个什么状况,他瞬间就猜到了一些东西。

只不过,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一些,居然一个人才发120块钱。

如果是九十年代初期,120块钱倒还勉勉强强够用,可现在已经是1997年了,工资和物价早就已经膨胀上去了,一般的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也差不多有五百块钱,像擎天的职工,平均收入已经一千五六百块钱了都。

而120块钱连普通城镇职工,正常工资的四分之一都没有,能干什么?

更别说,大概率对于这些人来说120块钱是要养活一家老小,那就更为不够了,甚至连吃喝都无法保证。

当然了,他也知道,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马金泉偷偷发这120块钱,就已经是过了的。

毕竟资本不是慈善,资本投资一个企业,是让这个企业为它挣钱的,并且挣的越多,越快越好。

至于身上的包袱,自然能越轻越好。

而他显然也是资本家,毕竟一个坐拥上千亿美元身价,麾下企业职工五六十万人,每年产值两千多亿华夏币,被称之为世界首富的人,在这个世界中,很难不被称之为资本家。

他拥有作为资本家的所有特性,也更不是什么慈善家。

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自己拔下身上一根毫毛就能解决问题,造福数千家庭的时候,他并不介意释放一下微不足道的善意。

另外,或许用简单的金钱和利益来计算的话,眼前这些人的确无法给他创造效益,但他相信随着他的投资,以及这些人的自我奋斗,他的所有投入都是能收回的,并且获得利益。

只是这一天或许会来的晚一点,利益会少一点而已。

就如擎天的所有职工,哪怕他们拿的是常人来看,高到遥不可及的工资收入,但是在他看来,这些擎天的职工所付出的劳动,值得他付出这么多的钱。

说到底,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是杨朱学派,是那些已经被猪油和鲜血蒙着心的资本们。

他庆幸他的心还没有那么的黑。

另外,从马金泉打个招呼,就有这么多人自愿跑到厂里来打扫卫生来看,彩虹公司还没有散,人们的心中还有一股力量在涌动。

“的确,你要是早给我说有这些困难的话,公司再追加一部分的投入,也完全是可以的。”张如京有些惋惜的说道。

虽然这事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投资企业非但没有责怪马金泉的这种做法,反而还可以追加投入。

但张如京想说的,在擎天,这的确是可以实现的。

相比于马金泉,他自然对方辰了解的多,这种看似不可能,不必要的钱,方辰是愿意出的。

擎天芯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只是以营收和利润作为考核标准的话,就擎天芯片这种一年吞下两百亿,一分营收利润没有的存在,怎么可能给擎天芯片的职工发这么高的工资,甚至都已经发到了全公司所有分公司平均工资的最高!

有时候,他自己想想都觉得脸红。

但没办法,谁让方辰对于麾下的企业,完全只看付出了多少的劳动和智力,而不是营收利润。

在方辰看来,只要员工们付出了劳动和智力,他就要付出相应的工资。

更别说,马金泉这边都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

总不能说,擎天参股的企业,员工都快要饿死了吧,这听起来,他脸上没光,方总的脸上就更没光。

“行了,具体每个月需要多少钱,才能保证这些员工和他们家庭的基本生活,你跟张博士商量一下,然后总公司每个月直接打款到彩虹公司的账上。”方辰径直说道。

彩虹公司的确也有些特殊,这些员工不但现在没有生产任务,不在公司工作,而且最重要的是,不是擎天的全资下属企业。

所以,肯定不能像擎天的其他职工一样,每个月动辄发一千五六百块钱,甚至两千多。

但每个月额外支出个百十万,保证一下基本生活,还是必须的。

“谢谢方董,谢谢张总……”

一时间,马金泉激动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眼眶中更是泛起了一圈红色。

这些职工是他心里最为牵挂,也是觉得最为对


状态提示:第一千五二零章 拔一毛而利天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