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东鲁传>153章 出门拜年

“好。”

轻轻的一声,在叶氏看不见的背光处,若萤的嘴角沁出了一丝微笑。

娘终于用心了呢,终于懂得她的一点心思了。

她就是不想磕头,除了自己的爹娘,其他人等,她谁都不想拜,不想折下自己的膝盖。

当然,也包括那高高在上的王世子。

朱昭葵。

次日凌晨,叶氏和老三领了孩子们,先去前头给老太爷和老太太磕了头。

孩子们各得了十个钱。

然后,便是妯娌叔伯互致新年问候,小辈们之间互拜。

长辈们又都给了压岁钱。

期间问起若萤,叶氏只推说身子不爽利,怕病气冲撞了老太太,就没让过来。

既然是病了,自然也没有谁好意思再加嗔怪。

一番热闹后,叶氏告退回家。

合欢镇这边的规矩是:初一到初五,仅限男子外出拜年。妇女们则要等到初六日才能外访。

拜年限定在午前。彼时,家家户户院门大开,以俟祝福登堂入室。凡有客人进门,必先向迎门的神像三叩首。之后,才是宾主互致寒喧。闲话不宜多,坐不宜久,基本上都是站一站即告辞。

家家准备有糖果糕点以待客。若是小孩子来拜,还需准备压岁钱。钱数不定,寓意却是必不可少的。

叶氏等人回家来的时候,若萤才刚洗漱一新,正立在院中看着一群麻雀啄食地上的饭渣。

若萧便洋洋得意地跟她炫耀自己的收获,加起来足有半吊钱那么多。

若萌忍不住嗤笑道:“你以为你是貔貅哪,光进不出。咱们收进来多少,娘差不多就要派出去多少。这一进一出,能打个平手就不错了。弄不好,还要倒贴呢。”

若萧茫然四顾,颇为不解。

香蒲也跟着数落道:“先不说赚了还是赔了。哥儿才摸过几块银子,就敢这么显摆?没的给人笑话眼皮子浅,这得意忘形必有亏的道理,也该学学了。”

“大过年的,你是想让我把你那嘴缝起来?”叶氏打断了香蒲的话,一迭声催着老三快出门,“趁晌午前,各家都去走走。完了赶紧回来。不许赖着讨人嫌!”

老三应了,抱起若萧就往外走。

若萤随即跟上。

她今天难得地穿了一身鲜亮:一袭梅花织锦缘边枣红夹棉圆领袍,下着宝蓝窄口棉裤,高帮千层底青布棉鞋,雪白的鞋底子。腰间拴着猪皮铜扣蹀躞带,上拴着七件事儿,并百衲香包一个。

为便于接收新年礼物,她还背了个若苏赠送的鱼跃龙门彩绣小挎包。

耳边依旧罩着兔毛耳罩,简简单单梳一个顶髻。与素日只用一根发带约束不同,叶氏这番坚持己见,硬要她簪上了一支错金云头青玉簪,手腕上套上了被搁置已久的迦南香手串。

若萤皱着眉头,十分地不情愿。

打扮成这个样子,纯心是要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哪。

香蒲却是眼馋得要命。

名词解释: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

《唐逸史》中有钟馗捉住虚耗并将其吃掉的故事。“虚耗”鬼名流行于盛唐以后。

宋代除夕照虚耗的记载颇多。宋阙名《异闻总录》:“京师风俗,每除夜必明灯于厨、厕等处,谓之照虚耗。”

吕原明《岁时杂记》记北宋习俗:“交年之夜,门及床下以至圊溷,皆燃灯,除夜亦然,谓之照虚耗。”

照虚耗是通过燃灯实现的,《汉武洞冥记》也说:“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证明灯火驱鬼的观念在六朝十分流行。唐以来的照虚耗习俗则承继了这种观念。

合欢镇的"照虚耗"是在正月初一进行早。晨起先不说话,由家中女主人手持灯烛,将家中各处角落照一遍,是为“照虚耗”。


状态提示:153章 出门拜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