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横七竖八的尸体,樊於期面色冰冷,眼神之中并没有一丝的怜悯,甚至还有一丝的嘲弄。
赵军未损一兵一卒,便以诛杀燕军上将两员,偏将十余员,两万燕军的指挥系统彻底瘫痪,余下的士兵不过就是散兵游勇,在赵军的铁骑面前再也掀不起一丝风浪了。
而吕正、杨磊的等人的下场,樊於期在决定摆下这座“空城计”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只不过樊於期没有想到,事情进行的竟然如此顺利。其实在大军出征之前,乐毅就已经料到燕军可能会出兵前来截杀赵军先锋,早早就对樊於期再三叮嘱,并且向樊於期详细介绍了一番桑丘附近重要的地形。故此樊於期还到桑丘地界之时,就已经派出无数
斥候先行打探,生怕自己这一队先锋兵马折在燕军的手中,给后续的赵国大军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
吕正与杨磊的出兵,不过是燕军方面临时起意。而赵军却是早有防范,再加上赵军强大的斥候力量,因此在吕正、杨磊刚刚率兵出了大营不久,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樊於期的耳朵里。
虽然樊於期已经提前知情,可燕军却足足有两万大军!
而樊於期的麾下,却仅仅只有三千精骑。
敌众我寡,纵然樊於期知道赵军骑兵的战斗力举世无双,就算是当年武安君白起亲自训练出来的秦军骑兵也难以当其锋芒,但先锋责任之重,关乎燕赵之战的胜败,樊於期不敢走险。
因此樊於期便早早抵达了这座灌木,布好了一个大口袋,以逸待劳,就等着燕军往里面钻。实际上樊於期也是兵行险招,大有赌一把的成分。毕竟赵军实际上只有三千人,故意做出大军合围的声势,未必能引起燕军大乱,也未必能吓得一众燕军将领弃军出逃,最后围歼燕军将领的计划也未必能
够成功。但一切事情的进展就是这样的顺利,顺利到如果不对燕军有轻视的之心,樊於期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因此燕军十余位将军因为自己的谎言,如此惨烈的死去,却丝毫激不起樊於期的同情,有得只是对燕
军将领**裸的蔑视。
自古兵不厌诈。
连敌军将领的话都能如此轻信,如果燕军将领都是今日这几位这样的货色,恐怕赵国大军大军一到,燕军就要主动投降了。
“燕军主将已死,两万燕军群龙无首,将士们,随我冲!”樊於期挥舞大刀,厉声高喝之际,早已一马当先,率先向燕军的之中冲去。后面千余赵军骑兵早就按捺不住了,一见樊於期已经率先出击,纷纷提着自己手中的兵刃,紧紧跟随在樊於期的身后,一同向燕军从中杀去樊於期这边一动,四周围灌木丛中一下子又冲出来两千多兵马
,以俯冲之势向早已乱做一团的燕军杀来。两千赵军士卒躲在灌木丛后,摇旗呐喊、制造声势,早就有些不耐烦了。此时得了进攻的指令,哪里还能耐得住,全都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了惊若寒蝉的燕军士卒而跟在樊於期身后的兵马,看着十余位
将军厮杀,手早就痒得厉害,此番进攻,更是有着千倍百倍的战意。
而那两万燕军士卒,本就被四面八方的喊杀之声下破了胆,再加上没有高级将领的指挥,只能在中底层将领的指挥下,勉强抵挡着周围射出来冷箭,稳住阵脚,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全军崩溃,互相踩踏。
可当三个方向都有赵军骑兵冲杀过来的时候,两万燕军彻底崩溃了,最底层的那些燕军士兵完全不听百夫长、千夫长,乃至十夫长的号令,开始四散奔逃,完全不敢与赵军接战。
至于那些军官们说的什么“后退者立斩”之类的话,直接就被所有的燕军士兵当做了耳旁风!
乖乖!
你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纵横天下近百年的赵国骑兵啊!
我们与赵国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赵军骑兵有多么恐怖,难道你不知道?
还后退力斩?
如果我们后退了,逃出了赵军骑兵的视野,你斩不斩我们不一定,说不定就能有一线生机。
可如果被迫去与赵军骑兵交战,放弃逃跑的逃跑的话,那不好意思,我们一定会死在赵军骑兵的刀下,绝无幸免之理!
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燕军士兵基本上无人敢于赵军交战,完全就是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状态。就连很多中下层的军官,为了保命,也都放弃了控制军队,加入了逃跑的大军。
要知道这次被吕杨二将带出来的两万燕军,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燕军骑兵,绝大多数都是步兵。试问两条腿的人,又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的北地良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