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言情总裁>大明首相>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山东巡抚梁梦龙到任不足半年,他十八年前中进士,从河南右布政使晋升山东巡抚。到任后,时常差人到京师向高拱和座师张居正投书求教,既是出于真诚,也是示以亲近。高拱回书,梁梦龙一直置于案头,不时拿起阅看一遍:

人来,辱书教,且知宪节已抵山东,良感!良感!

今有司多袭旧套,支吾岁月;即其良者,亦不过饰虚文,奉上官为声价而已,固无实惠及民者。执事素具精炼之才,所望先之以训迪,继之以棕核,不喜其有粉饰之具,而务使其有子惠之真,乃所谓一路福星也。又山东多盗,此所关不细。有司以养寇为无痕,以捕盗为多事,此弊尤所当惩。惟执事留心焉,勿使有司者得行其欺,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

梁梦龙从高拱书教中领悟出“务实,惠民”为从政要领,故到任后即饬令各府县棕核钱粮,将民之纳税粮、服徭役情形造册呈报。三个月间,簿册汇交到藩台衙门,梁梦龙差急足到京,向高拱、张居正禀报。

这天晚上,高拱从文渊阁来到吏部直房,梁梦龙的急足就等在直房门口。

高拱高兴地问:“梁鸣泉有书来?”

急足道:“禀玄翁,还有簿册相呈。”

高拱请急足进屋:“拿来我看。”急足忙将梁梦龙书函并簿册一卷呈上,“喔呀,好!好!好啊!”高拱展读着,禁不住拍着书案,连连叫好。

“玄翁如此高兴,难得!”门外响起户部尚书刘体乾的声音,“玄翁,已是亥时了,召体乾来,是为漕运经费吧?”他一回头,见身后还跟着吏部侍郎张四维、魏学曾,还有御史李贞元,彼此拱拱手,站在门口。

“来来来,你们快看看,快看看!”高拱笑逐颜开,招手让刘体乾等人进来,迫不及待地把簿册递给刘体乾。

张四维、魏学曾、李贞元也凑过去,四人一起匆匆浏览一遍,“喔呀!”刘体乾抬头赞叹道,“这才是做事之人!”

“梁梦龙能干!”张四维也赞叹道,“玄翁没有选错人!”

“好!”魏学曾也附和道,“户部当向各省推广。”

“难怪玄翁高兴,这梁抚台不袭故套、不饰虚文,踏踏实实干惠及小民的事,难得!”李贞元讨好地说。当年他曾卖力弹劾高拱,这一年多来一直心怀忐忑,他知道高拱欣赏什么,便借夸梁梦龙的机会展示他颇能领会高拱的意图。

“诸位稍等,我给梁梦龙回几个字。”高拱说着,提笔给梁梦龙回书:

人来,示粮徭二册,区处周详稳妥,自非他人可到。不止仆为之喜,凡见者无不叹美之。若使抚台皆如此,天下何不治?若上官徒为虚声,无益实事,小民又更何恃?

冗甚!不得尽言,统惟情亮。

写毕,交给急足,这才满是歉意地对刘体乾几个人一笑道:“皇上不允辞免吏部事,忙得我晕头转向。”

刘体乾笑道:“玄翁做事太认真,也只好累自己了。”

高拱无心扯别的,喝了口茶,道:“漕运难题困扰朝廷久矣,各派专家观点对立。这些年,几派观点都试验过了,漕运难题到了无解的地步,得打破常规寻找新路。径行海运,风险又太大,要避开成山角,就要开胶莱河。目下,这是解漕运危机的惟一办法。”他向李贞元扬了扬下颌,“李御史简要说说。”

李贞元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道:“要领是避开黄河,循前元海运遗迹,在胶莱间开渠一道,漕船由淮安清江浦到新坝口、马家壕、麻湾口、海沧口,直抵天津。道里甚径,度不过千六百里,又可避海洋之险。”

高拱得意地扫视着刘体乾等人,却见他们个个眉头紧锁,默然无语,便有些不快:“怎么?都不说话啦!子维,你说!”

“于国有利。”张四维道。

“那就是了!”高拱一敲桌子,“既然于国有利,还踌躇什么!”

“恐阻力太大。”张四维又道,“以运河输送漕粮,行之二百年矣,利益格局早已形成,一朝打破,谈何容易?”

“我就不信这个邪!”高拱赌气似的说,“只要于国有利,谁敢阻挠,摘了他的乌纱帽!”

“开胶莱新河,孝宗、武宗、世宗朝都有人建言,只是彼时的当国者不敢担当,”李贞元道,“今玄翁有气魄,有担当,此事可成。”

“那时的漕运,还远不像时下这么棘手。老天爷似乎要与我辈过不去,连年洪涝,黄河连年决口。治河、督漕的官员都处分光了,也还是没有法子。”刘体乾感叹了一句。

魏学曾一脸愁容道:“子维说的对,阻力必是不小。明里阻挠好办,就怕暗地里做手脚。”他苦笑一声,“再说,总不能把官场清洗一空吧?”

“好了!”高拱不耐烦地一扬手,“我意已决,开胶莱新河!今日叫你们来,不是议当不当办的,而是议如何办的!”

几个人不再作声,不约而同地端起茶盏,慢慢品茶。

“我思忖良久,”高拱沉着脸说,“梁梦龙能干,但开胶莱新河不要牵扯山东官员,让他们集中精力做好本省的事。钱和人,都由朝廷出,今日请诸位来,即商榷选用官员、筹拨经费事,早日定下来,早日开工!”他盯着刘体乾问,“用于北边的军饷当有不少节省吧,除给殷正茂拨去的六十万两,其余的,都用到开胶莱新河上!”

“嗯,往岁秋防、春防,都要调内地客军去防御,今年不再征调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