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死了,在任天宝朝他挥动战斧之前,他一直困惑于顺治的妙计,而当身首分离时,他终于明白何为妙计。
妙计的根本所在就是李国英要死!
李国英死了,死在了清军溃退的战场上,明军一定会认为清军在得知李国英阵亡后,必将彻底丧失反抗的斗志,明军趁势攻击之下,保宁城池唾手可得。
而李国英所谓的诈降,不过是顺治抛出去的一个诱饵,任天宝在秦风那里说话露出的破绽,也是在得到顺治的面授机宜后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明军有所防备。
诈降之计看似可行,顺治却不认为明军会上当,即使真的认为李国英投降,明军基本的防备也一样不会少,顺治想通过诈降铲除秦风,几乎不太可能。
可若是诈降之后,再进行第二次诈降呢?
秦风看穿了李国英的诈降,现在李国英又死了,保宁城内群龙无主,这个时候清军大规模的投降成了理所应当之事,秦风还会怀疑是诈降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秦风看到李国英被杀,溃逃的清兵纷纷跪地乞降,保宁城头上也是一片混乱,又远远听到无数惊慌失措的喊降声时,他眼中闪过激动之色,当即喝令道:“迅速夺下城门!”
兵贵神速,秦风现在不想其它,唯一在意的就是速度,万一保宁守军中有人重新鼓舞起士气,打消了清兵们投降的心思,明军说不定会失去一举破城的绝佳机会。
其实当秦风看到李国英时,他就有擒贼擒王的打算,只是他一直心存顾虑,总觉得诈降背后隐藏了什么,李国英没有逃回城内,也许是他疯了,却也不能排除李国英以自己作饵,引诱秦风去杀的可能。
因此,秦风一直处于无比谨慎的状态,可当李国英身死之后,他的顾虑完全消散,恢复了每战必冲锋在前,化身无双战神的本色。
秦风奋勇突击,明军将士们紧随其后,转眼间秦风就率领一队人马杀进了保宁城内,可就在踏进城的那一刻,秦风的一颗心瞬间冰凉。
保宁城内没有想象中的混乱不堪,兵卒四下逃窜的景象,与之相反的却是一片肃杀森然。
城门后面是封锁严密的高垒深沟,一排排装备齐整的清兵严阵以待,远望旗如烽火,近看兵戈凝寒。虽然是暖春季节,但城内让人感受到的只有深秋的愁杀气息。
杀声突然消失了,城门处一片寂静,可寂静背后却是一触而发的杀意。
秦风脸色低沉,他知道中计了,可到底是谁设下了这般阴狠的毒计?
为了诱骗秦风,李国英死了,出城野战的清军至少死伤了万余人,试问谁有资格,有权力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春神吗?
秦风使劲甩了下头,危局当前,他不愿去想太多,如果结局都是死,当个糊涂鬼和明白鬼也没有什么区别。
寂静的气氛还在持续,埋伏在城内的清军竟然没有马上发动攻势,秦风也没有趁机逃出城去,因为他不用回头也能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这场精心布置的杀局是不会留给他任何死里逃生的机会。
果不其然,保宁城和的桂林城一样,城门两侧都设有藏兵洞,当秦风带领一队人马进城后,藏兵洞里的清兵马上冲出,把城门封锁的密不透风。
城外的明军猛烈攻击城门的话,应该还是有能力突破封锁的,可他们此刻却已是自顾不暇,因为远方突然烟尘蔽日,有大股人马朝着保宁城下而来。
而当无数满清龙旗映入眼帘时,明军很快就失去了攻城的决心,他们不知道来援的清军只有三千人,只当这是清军设计的一场阴谋,在情况不明之前,闯军诸将们不敢用全军将士的性命,去为陷入城中的秦风冒险。
秦风听到攻城的声势渐渐弱去,知道城外一定出现了变故,可无论变故是什么,当明军放弃攻城的那一刻起,秦风和身边一队人马的生路也宣告断绝。
邓飞和余小林也知深陷绝境,齐声道:“汉王,卑职拼了性命,也要为您杀出一条生路!”
陷入城中的明军大约有五十多人,一小半是跟随秦风入川的亲兵,他们对秦风有着绝对的忠诚,个个悍不畏死,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一战的勇气。
剩下的人全是闯军老卒,纵横沙场多年的他们把生死看的很淡,如今能和威名震天下的汉王一起死战,荣幸多过了遗憾,满足也胜过了畏惧,纷纷大喊道:“愿与汉王同生共死!”
秦风看了众人一眼,凝声道:“本王也愿与诸君共勉!”说完,他仰天长笑起来,那笑声轰隆,远远传出去,激荡不休,满是豪情和无畏!
笑声停歇,秦风已拔刀。
呛啷声响,刀光清越,明耀了那决然万分的脸庞。秦风的态度已明了,他虽然陷入了死地,但他不会屈服,他要拼命,不为自己也要为了身边的热血男儿们拼命,不管谁要他们的命,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清军伏兵后方,顺治沉默无言,神色中丝毫看不到成功把秦风诱骗进城的喜色,他一直想除去秦风,可当机会就在眼前时,他却犹豫了。
顺治犹豫并非因为不想杀秦风,而是不想毁掉一个活死人!
春神生死不明,留下秦风这个活死人,日后或许能有大用。
而就在顺治犹豫之时,秦风已经出手,马蹄嘶鸣中,他没有试图突破身后的封锁,也没有往前发起亡命冲击,竟然选择了往城墙上而去。
城墙上的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