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邀请秦风北伐,张煌言心中亦是希望,可秦风做出的选择不是北伐,而是南征!
永历十二年三月,蒙山军马步军共五万人,号称十万,在广西首府桂林誓师南征,一时间风起云涌,天下震动!
秦风这次出兵不可能如初到广西时那样隐军潜行,因此索性直接弄大声势,以堂堂正正之姿态,鼓舞军中士气,亦可震慑云贵地区的清军。
当然,秦风大动干戈更多的是在虚张声势,目的是为了吸引云贵地区清军的注意力,从而缓解他们对南明永历的攻击力度。
不过秦风在桂林城下集结了五万人马确实不假,却已经包含了他在广西招募到的所有新卒,其中真正会随他南征的不会超过一万五千,剩下的人会重新回到各地驻守,而南征和留守新卒的分配,将会用一种很平常的方式决定。
当秦风率领六千新卒出现在越江县时,蒙山军一众核心将领全都目瞪口呆,若不是事实就发生在眼前,他们肯定无法相信眼前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卒,竟然在五日内走了整整八百里,这样的行军速度简直连精锐老卒都未必能够做到。
六千新卒包括秦风和他身边的亲兵在内,身上都积着一层灰,队列也是松散不堪,绝大多数人都拖着长枪,双眼布满了血丝,疲劳无比的站在呼啸的北风里,等着在此换上盔甲,重新整顿编队后,正式踏上南征之路。
越江县是广西和贵州的交界处,过了这里,便踏上了贵州地界,也等于进入了清军的势力范围,蒙山军一路大张旗鼓的行军,必定躲不过清军细作的监视,等到进入到贵州境内,随时都会遭遇清军的伏击,袭击,阻击等。
因此秦风在进入贵州前,率领的兵马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现在他身边的六千新卒就是进行完善的结果。
蒙山军主力先行,秦风则让四万多新卒与他慢上三日再行,目的就是为了区分新卒中的优劣,而跑步耐力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检验方式,秦风募兵时就是用跑步来挑选新卒的。
可这一次,对于耐力的要求无疑更为严苛。
杨再兴望着东倒西歪,几乎都要站立不稳的新卒们,换做平时他治下严格的态度,早就出手打骂了,此时他的眼中却有几分敬重之色,喃喃低语道:“只需一战,这些新卒必成精锐!”
宋明辉的语气也略带感慨道:“如此挑选精兵的方式,看似简单至极,却非一般人能够想到,秦将军大才,我等不及也!”他自小熟读兵书,自以为对兵事了解非常,难有人及,可换他选兵,也避免不了思维的定式,只会从新卒的力量体格来挑选。
杨再兴和宋明辉都不是轻易服输的人,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们终于明白秦风为什么要集结全部新卒在桂林城下,原来为的就是以强行军的方式选优去劣。
六千新卒在八百里强行军之后列阵在秦风面前,虽说ròu_tǐ的承受力几乎到了极限,但是从阵形来看,这些新卒非但没有崩溃的迹象,反而体现出更坚定的意志。
宋明辉看在眼中,脸色陡然显出一丝红润,不知是激动还是惭愧,忍不住叹息道:“这些新卒能够坚持走到这里,无论有多么疲惫,可心中已知道他们强过了很多人,也完成了秦将军的指标,这让他们在信心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会为自己能坚持到底而感到骄傲,甚至认为自己很强,强到无需畏惧任何敌人。”
杨再兴默然无声,神色却是无比动容,他很清楚新卒和老卒最大的区别不是在于战力强弱,而是信心和胆气,八百里强行军下来,这六千新卒在信心和胆气上无疑都得到了巨大提升,这样的历练对于即将展开的战事显得格外珍贵。
二人在对秦风的强行军万分钦佩之时,秦风已走了过来,轻舒了一口气,微笑道:“结果还算可以,我本以为能有三四千人坚持下来就不错了。”
杨再兴苦笑一声道:“将军高谋,又为南征增添了不小的胜机。”
提到南征,秦风神色瞬间变得肃然,问道:“清军动向如何?”他让主力先行,也有探路侦查的意图,他光明正大的进军可不是为了钻进敌军的陷阱。
杨再兴面色一正道:“前方百里之内的县镇只有少数的留守清军,对我军构不成半点威胁,同时也没有发现有大股清军运动的迹象。”
秦风点下了头,他南下动静不小,可清军的主要目标还是南明永历,一时片刻未必会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即使有兵马调动也没有那么迅速,暂时没有敌情倒也在意料之内。
而在秦风率领六千新卒出现时,有一人却并无丝毫震惊,脸上反而面露几分不屑之色,他来到秦风跟前,淡漠道:“发出时四万多人,坚持走到这里的才六千人,两成人马都不到,你们汉人真的不怎么样,怪不得被满人称为绵羊。”
说话的是消失很久的师公,他当初消失其实是返回了山寨,主动为秦风请兵去了。
秦风在被索额图大军窥视时,曾向师公提出了要与清军一战,没想到师公竟然把他的话放在了心上,没有和秦风知会一声,便回去请求大长老出兵相助。
而大长老因为和多尔衮有过三生水之盟,而多尔衮给予大长老的书信中写到了他就在索额图的军中,为的就是阻止大长老出兵来攻,大长老受制于盟约,自然无法答应师公的要求。
可是随着索额图万余清军被击溃,秦风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