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不仅要经略广西,还要把广西打造成铜墙铁壁,成为永不陷落之地。
从当今天下局势来看,可以作为根基与满清对抗的最佳地方乃是四川,这片土地自古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而且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适用于作为耕田的土地不计其数,只要给予相对稳定的环境,养育百万精兵都不在话下。
后世抗战,四川称得上中流砥柱,提供兵员数百万,后期更是达到了无川不成军的程度,单纯从养民养兵上来讲,华夏大地没有比四川更适合的地方了。
另外,有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那里有无数奇丽惊险,以及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作为景观无疑的绝妙的观赏之地,可行军打仗却是噩梦般的地方。
无论多么强大的入侵者,进攻川地都会受限于地形,导致兵力难以大规模的展开,行进艰难,只要守卫者抵抗坚决,即使以弱势之兵,也可挡十倍之敌,守上个十几年不成问题。
而且四川的反清力量一点不弱,仅仅战兵估计就要超过二十万,满洲八旗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个数字,还有不弱于满清的水师,扼守三峡水域,再从战兵的精锐程度而言,四川的军队也堪称强悍,可为什么打不出去,一直困守在川地呢?
这就是一直困扰南明政权的致命问题!
政令无法统一,派别林立,还相互攻伐,因此南明几个皇帝虽然不能说差,可都在短短几年里就被满清覆灭,直到永历登基,各势力为了求存才算是团结在了一起,又有李定国强力扶持,才勉强与满清对抗到现在。
可是派别之间总是有难以消除的隔阂,四川的军队又太过复杂,不仅有明军,闯军,西军,还有不愿跟随孙可望降清的秦军,他们之间过去都有着血海深仇,即使能够压制住复仇的心思,又怎么可能完全相互信任。
这也是秦风不愿领兵进去四川,而是选择经略广西的最主要原因,四川的地盘基本已被各军分的差不多了,秦风去那里总要有地方落脚,免不了会和友军产生摩擦,还不如留在广西一家独大,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满清。
何况广西境内的土地有将近四成是由山地构成,同样多是易守难攻之地,而且自古广西出精兵,广西狼兵更是享誉天下。
满清之所以能迅速攻占广西,因为孙可望降清时把南明各地的兵力分布,关隘寨堡的情报全部透露给了清廷,清廷也做出了极为迅速的反应,趁着李定国还在收拾和孙可望交战后的烂摊子时,一举出兵南下,避长取短,攻其薄弱。
李定国完全没有时间做出调整,只能一味的收缩兵力,避免被个个击破,这才让广西迅速沦陷,满清几乎是不战而下。
而现在的情况大不相同,清军南下灭明的三路大军里,吴三桂和多尼的清军主力被李定国和永历帝吸引,赵布泰的人马已名存实亡,柳州府的沙里奇要是不马上逃出广西,等到张国柱布置完毕,下场基本就是和海尔图一样被歼灭。
无论沙里奇所部被灭还是逃脱,剩下的南宁府那支清军独木难支,必定会离开广西,自此秦风将彻底把广西光复。
在清军遭到如此挫败之后,四川的各部军队要是不蠢的话,必然要有所响应,其中还有唇亡齿寒的道理,再不出兵那就真成猪队友了。
这样一来,满清本就不多的野战兵力又会被四川吸引掉一部分,剩下还能有多少可用?
满清看似强盛,实则就是虚胖,小小建奴想要一统天下,就和蛇吞象没什么区别,现在蛇已成蟒,差不多把大象吞了下去,可需要相当时间的消化,消化不好可是会撑破肚皮,或者无奈的把大象给吐出来。
李定国当初就差点逼得满清退到关外,把几乎到手的大明吐出去,由此可见满清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统一天下的决心,顺治帝又是各方利益争夺下的妥协产物,战事顺利时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太平,一旦受挫内部肯定会有动乱。
蒙山军歼灭了万余八旗精锐,此刻北京皇宫里可能早已炒成了一锅粥,满清内部的派别可是一点不少,顺治不是努尔哈赤,也不是皇太极,他没有足够的权威压服所有满清贵族。
因此,广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安全的,这是发展壮大的绝佳机会,也是秦风用一场场胜利,众多蒙山军将士性命拼来的机会!
秦风不仅要求广西政令统一,还要求官员同心同德,而不是像四川各军那样,各管各的兵马,各占各的地盘,各自为政,只是互不攻伐,名义上听从永历皇帝的号令。
罗明堂和吴中平现在看上去关系不错,可在权力面前,不知道还能否以诚相待,而在这点上,秦风不愿含糊不清,于是对罗明堂说道:“老罗,平乐府刚刚平定,正如你进城时说的那样,事务繁多,特别是投降的守军绿营还未归心,我想让王副将负责此事。”
王五心中一惊,本能的想要拒绝,却注意到吴中平朝他使了个眼色,只能强忍着不说话,一脸的受宠落惊。
秦风让王五负责降卒,等于是把平乐府的防务交到了他的手上,而军政不分家,既然军务交给了王五,王五和吴中平又是一起的,那么平乐府的政务自然属于吴中平。
吴中平能听出秦风话里隐晦的含义,罗明堂心里当然也明白,他面色如常,甚至还大笑了起来,说道:“将军实在是小气,那些降卒一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