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山寨之中粮草丰裕,兵甲繁多,典韦兄弟几人大喜,立即起身道:“既然如此,我们要越快越好,我们这就下山安排,不知主公准备招纳多少人?”
“现在寨中算上你们带来的一千五百青壮,满打满算有五千人,再招纳一万应该没问题,粮草银钱方面半年之内皆都无忧,就以一万人为准吧。”
“如此的话,那我们立即下山去发布招兵告示。”
“也好,等会我让程毅拨于你们粮草兵甲,你们便可下山去进行新兵的招纳了。”
典韦兄弟领命,去找程毅调集粮草兵甲,带领着自己带来的一千五百兵丁便下山去招纳新兵去了
没想到招纳任务进行的异常顺利,典韦等人只是在周边转悠了一圈,一万人的新兵部队便招纳完毕,太多的轻壮百姓为了那些救命的钱粮军饷纷纷舍家而来,留下银钱粮食能够让自己的父母妻儿能在灾荒之年活下去。
根据许良的记忆,其实这几年的天灾还不算严重,最起码地里还是有些收成的,百姓虽然过得艰苦,但大部分还是能活下来的,真正的灾荒在初平年间将真正的爆发,那时连年的干旱,时常一连几个月不见一滴雨水,庄稼地里将颗粒无收,在加上突然暴起的蝗灾,更是跟人争抢一些个野菜草籽,树叶植被,那时百姓才真正的生活在人间地狱,饿殍遍野,随处都是饿死的人,为了活命,为了一口吃食,相互争斗厮杀在是平常不过,甚至人吃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在加上诸侯的混战,短短几年时间,大汉朝从几千万近亿人口就锐减到不满千万,神州大地的大汉儿郎十不存一,差点导致华夏民族灭族,可想而知,中原大地之上汉家儿郎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历程。
而避免这一切最有效的法子就是尽快的将中原大地统一起来,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共渡天灾,虽然避免不了的人口损失,但也可最大限度的保持人口数量,而不是在天下饥寒交迫之时,众诸侯还在为各自的地盘利益相互攻击,厮杀不止。
对于战争,许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对于后世而来许良,受过科技时代影音技术熏陶的现代人,对战争还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的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放到三国时期的现实中来说就是抢权,抢钱,抢粮,抢人,抢地盘。
······
对于典韦带回来的一万人,许良将其分为两个兵团,一个兵团并入程毅的飞虎军中,另一个兵团并入典韦带来的典家军中。
这时期的军队作战,特别是大规模的军团战,其实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拼的就是士气和人力,那边的军士悍不畏死,士气越高,人数越多,胜的希望就越大,而派兵布阵,也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前军重盾矛手,步军弓手在中,骑兵弓手在后,军中基本上也就这三种兵种,分别叫重盾手,步弓手和骑弓手,具体的怎么安排作战,则有指挥将军随情况临时安排。
对于这种作战安排,许良觉得真是有够简单粗暴。对于这种兵员分种的作战方式许良嗤之以鼻。
许良心中的部队,没有重盾手,步弓手和骑弓手之分,许良要求全军将士即是重盾手,又是步弓手,同时也都要有骑术的训练,要求他们跨上战马就是骑兵,
对于许良的要求,程毅典韦两位总兵也能明白许良的意图,只是这样恐怕要苦了手下的兵士了,因为要达到许良的要求,训练程度几乎连番三倍。
对于程毅典韦为手下兵士的叫苦,许良不已为意道:“现在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现在多吃些苦头,还死不了人,现在要是不努力,将来到了战场上,恐怕是有命去,无命回。我许良手下的兵命都金贵,我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从战场上活着下来,但是我们做为将领,一定要尽我等最大的努力,去保证自己士卒生命安全,尽力将战争的损失降到最小。”
听完许良的话,程毅典韦二人佩服万分,同时也为许良爱惜士兵生命时刻为士卒着想的心意感动不已,两人同时跪地向许良言到:“主公尽管放心,我等必定严格监督训练,不辜负主公的一片心意。”
其实许良的一些观点,放在后世,都是一些普遍到泛滥的观念,几乎是后世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放到这时由许良说出来,却是新奇无比,就连程毅这种久在军中的老兵都感动的无以复加,觉得自己所托正确,能跟随许良真是一大正确的决定。
典韦的典家军跟程毅的飞虎军一样,也分成三队,分别交给典兴,典武典勇三人负责。
对于两个军团的训练,许良也全权交给典韦,程毅两个兵团长负责,并对二人言到,每个月月底许良将查看二人训练的结果如何,训练的好的嘉奖,以后一旦有战事也可先打头阵,当然立功也是立首功了。
至于训练差的一个,以后不管是兵员补充,或者军备更换,都要排在后面,有了战事时也是别人先上,你们暂且在后方呐喊助威吧。
听闻许良之言,程毅典韦二人跟打了鸡血似的,每日不知疲倦的操练士兵,二人心中也暗暗较起劲。这下倒真是苦了手下的兵卒了,在二人残酷到毫无人性的训练下,几乎